[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的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5304.0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永;李杰;马铭;徐誉;师鹏程;朱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数字 喷泉 译码 实现 方法 | ||
一种基于ARM的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本发明涉及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数字喷泉码LRLTC算法存在重复选取,译码开销大,迭代次数多,计算复杂的问题。过程为:一、均匀随机生成两个正整数,根据鲁棒孤波分布公式得到sum(j),在0‑1之间随机选取一个参数,使得sum(j)<r<sum(j+1),则d=j;二、如果X和d满足1<X<K‑1且d≥3,则d重复选取出现的周期长度为T;如果度值d≤T,表示d不会出现重复选取现象;三、将参与编码的每一个原始数据包编号;四、根据d选取已编号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五、将已编码原始数据包传输至译码模块进行译码,实现编译码。本发明用于信道编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然是现代社会的命脉: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等各领域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判断一个通信系统好坏的主要标准是可靠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数字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过程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即误码率要足够低;然而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差错,即出现误码。为了规避或者降低这些差错,随之产生了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技术,以此来保证数字通信系统中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字喷泉码是一种前向纠错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始数据分组,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编码传输。每次编码都包含原始数据符号的一部分信息,不断进行传输,直到接收端接收到足够数量的编码包以恢复原始数据。首先,数字喷泉码不需要反馈信道,可以有效避免ARQ技术在删除信道中因反馈带来的传输效率低和时延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无码率编码,通过产生冗余信息来消除信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信道条件好时产生的冗余信息就少,反之则多,可以有效解决信道时变性带来的影响,弥补了RS码的Tornado码的不足;同时,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复杂度也很低。可见,数字喷泉码的优势表现在多个方面:
(1)没有反馈。数字喷泉码是前向纠错码,不需要反馈信道。这相对于需要反馈重传的ARQ技术来说,一方面由于无需反馈信道,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另一方面,免去了反馈重传这一环节,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同时还减小了传输时延。
(2)无码率编码。从数字喷泉码的原理我们可以得知,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无码率编码。接收端接收到足够多的编码数据包就可以恢复出原始数据信息,不依靠先验信道假设,规避了信道不稳定性的影响,充分利用了信道条件,逼近信道容量,传输效率高。
(3)编译码复杂度低。数字喷泉码的编码复杂度是一个跟度分布有关的常数,译码复杂度与原始数据信息的分组个数线性相关;可见,数字喷泉码有着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如此可以较低对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能力的要求,降低设备复杂度。
(4)用户自适应性强。在多用户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信道状况不同,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先验信道假设显然不可取。此时数字喷泉码无码率的特性就显现出了明显优势。信道条件差的用户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始数据,信道条件良好的用户所需时间就较短。不同用户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无需为每个用户单独设置。
(5)此外,数字喷泉码结构也比较灵活;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喷泉码编码的随机性,使得喷泉码的重复率低,译码效率高。
但数字喷泉码LRLTC算法存在重复选取,译码开销大,迭代次数多,计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数字喷泉码LRLTC算法存在重复选取,译码开销大,迭代次数多,计算复杂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ARM的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
一种基于ARM的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实现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均匀随机生成两个正整数X、Y,其中X、Y相互独立且满足:1≤X≤K-1,1≤Y≤K-1;
K为原始数据包个数,K取值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5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