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X射线透视和散射技术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8363.5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常青青;李维姣;沈天明;陈嘉敏;丁志平;刘伟豪;王德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83 | 分类号: | G01N23/083;G01N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线 透视 散射 技术 危险 液体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X射线透视和散射技术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
对待检液体同步采集高、低能透视、背散射信号;
建立X射线透视和散射衰减模型;
将待检液体分解为两种相似度最高的基底材料,分别计算待检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和密度;
建立待检液体的二维特征分布空间,对危险液体进行分类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不同物质属性的有机基底材料来建立X射线透视和散射衰减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衰减模型的有机基底材料由混合材料1(Z>10),有机材料1(10>Z>8),有机材料2(8>Z>6.7)和有机材料3(6.7>Z>5)组成,每个材料均为等厚度差的阶梯,阶梯数不小于20阶,Z为物质的等效原子序数,随着Z值变化,衰减曲线依次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检液体的X射线透视高、低能信号,建立透视高低能坐标系,通过对比X射线透视和散射衰减模型给出的多条衰减曲线,确定相邻的两条衰减曲线,并计算该点到两条曲线的距离,从而将该液体分解为两种相似度最高的基底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相邻衰减曲线的有效原子序数Z1,Z2与到该两条曲线的距离比d1/d2,计算出待检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Z;基于采集到的背散射信号,以此作为密度属性来确定待检液体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计算得到的有效原子序数和散射灰度,建立待检液体的二维特征分布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危险液体进行分类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对危险液体进行分类识别:
首先采集液体样本数据,提取样本的有效原子序数和散射灰度,建立液体二维特征数据库;
然后根据实际类别将库内数据分为安全液体和危险液体两大类,利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并对每一个类别计算先验概率和二维概率密度分布;
最后利用待检液体的二维特征,计算后验概率,利用最大后验概率的原则进行液体分类。
9.一种基于X射线透视和散射技术的危险液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放射源,准直器,背散射探测器,数据处理器,其还包括双能透视探测器和同步数据采集器,所述放射源相对于待检液体放置,所述背散射探测器通过准直器采集待检液体相应的散射信号;所述双能透视探测器采集待检液体相应的高低能透视信号;所述同步数据采集器控制背散射探测器和双能透视探测器同步采集,并与数据处理器数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基于有机物细分方法计算出待检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并结合背散射信号识别出危险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危险液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探测器采集的是固定路径的液体和容器共同的散射信号;所述透视探测器采集的是待检液体和容器的高低能透视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3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损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波传输聚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