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S涂卷复合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5655.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3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明;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明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95/00;C08L91/00;C08L53/02;C08L23/00;C08K3/34;C08K5/3475;C08K5/3492;C08K13/02;C08K3/22;C08K3/26;C09D195/00;C09D191/00;C09D123/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s 复合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S涂卷复合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防水基材及复合于所述防水基材上的防水涂料,防水基材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为蠕变型橡胶沥青,经工厂机械一次加工复合成型制得。本发明既化解了传统满粘法施工的防水层存在“零”延伸断裂的风险,又克服了当前涂卷复合防水层需要在工地现场分步施工,耗工费时、不环保且不易控制施工质量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S涂卷复合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英文Coating And Sheet composite waterproof materials,简称CAS。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柔性防水材料,以其附着混凝土基层的形成分为:涂膜防水和卷材防水。涂膜或卷材,要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避免窜水现象的发生,必定要与混凝土基层实现满粘,但满粘带来避免窜水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零延伸断裂现象”,防水层受到混凝土基面变形(包括温度伸缩、荷载应力、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导致破坏或失效。
比如,聚氨酯、聚合物水泥、丙烯酸等涂膜防水层,可与混凝土基面形成满粘不窜水的密封界面,但是防水层会因零延伸因素而发生断裂。以聚氨酯防水涂膜为例:虽然聚氨酯防水涂膜的理论伸长率可达500% 以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与基面处于满粘状态,当基面因应力作用发生断裂时,防水层也会随基面同时断裂,其原因是:在基面断裂的瞬间,涂层在该处的延伸基数理论上趋近于“0”值,即此时断裂线上参与应变的基数为“0”,则,此时此处涂层可延伸的长度为:“0”×500% = 0。
当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作防水层时,由于自身特性及混凝土基面平整度影响,使它们无法与混凝土基面形成密封满粘,导致此类防水层极易窜水。湿铺类防水卷材虽然可与结构混凝土形成密封不窜水的粘合界面,但是,其在基层受应力作用断裂时,同样存在因“零延伸因素”影响随基面同时断裂的风险。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中规定,卷材和涂膜复合防水层(简称:涂卷复合防水层),当前使用的工法是先在于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涂料需养护至实干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工期拉长;
2)涂膜厚度因人为及基面因素而无法做到均匀一致;
3)有些涂料需要现场加热施工,存在高耗能和环境污染、施工安全等隐患;
4)在涂膜防水层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需现场加热烘烤卷材,存在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增加成本等问题;
5)在涂膜防水层上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需现场涂布胶粘剂,同样存在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增加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涂膜防水和卷材防水存在“零”延伸断裂的风险、易出现窜水渗漏,以及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不安全、高能耗、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CAS涂卷复合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让防水更简单、更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AS涂卷复合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基材及复合于所述防水基材上的防水涂料,防水基材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为蠕变型橡胶沥青。
优选地,所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为TPO、PVC、HPPE、EVA和EPDM卷材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2~1.5 mm。
优选地,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SBS、APP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5~3.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明防水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明防水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5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