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组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980.8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36/708;A61P1/0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阑尾 周围 脓肿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配方。
技术背景
目前, 市场上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方剂较多,但大多治疗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阑尾周围脓肿治疗效果不够好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由口服剂与外敷剂组成;
口服剂原料重量配比为:
生大黄12-17g 金银花28-32g 延胡索13-17g
蒲公英28-32g 红花9-11g桃仁9-11g
牡丹皮13-17g 薏苡仁28-32g 冬瓜仁28-32g
红藤28-32g;
外敷剂原料重量份配比为:
大黄28-32g 虎杖45-55g。
加工分法为:
A.口服剂制备:将金银花、延胡索、蒲公英、红花、桃仁、牡丹皮、薏苡仁、冬瓜仁和红藤加水煎制,当水煮沸后,再加入生大黄煎制,然后过滤,滤液即为口服剂、
B、外敷剂制备:将大黄和虎杖碾粉混匀,加醋调制成糊状即成外敷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替代方案,在非手术治疗时间上能缩短病程,减轻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促时脓肿吸收至脓腔消失愈合。配方以活血化瘀、消积、清热解毒止痛为主,一般3-7天症状减轻,若全身及局部症状好转后,则停用抗生素,单纯中药治疗以减少细菌耐药性,且能节省医疗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口服剂原料最佳重量配比为:
生大黄15g 金银花30g 延胡索15g
蒲公英30g 红花10g 桃仁10g
牡丹皮15g 薏苡仁30g 冬瓜仁30g
红藤30g;
外敷剂原料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大黄30g 虎杖50g。
加工分法为:
A.口服剂制备:按口服剂原料最佳重量配比将金银花、延胡索、蒲公英、红花、桃仁、牡丹皮、薏苡仁、冬瓜仁和红藤加水煎制,当水煮沸后,再加入生大黄煎制,然后过滤,滤液即为口服剂,分成9包。
B、外敷剂制备:将大黄和虎杖碾粉混匀,加醋调制成糊状即成外敷剂。
使用方法:
将口服剂和外敷剂配套使用。
口服剂口服,每日三次,每次1包,外敷剂外敷患者右下腹部皮肤,上盖敷料及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治疗效果:治疗3天后疼痛开始减轻或消失,肿瘀逐渐消散。
疗效观察:经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临床观察,治愈55例,占55%;显效28例,占28%,有效14例,占14%;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笋茶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崔氏多囊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