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机或压铸机精密定型自适应合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114.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张忠信;鉴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B29C45/80;B22D1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压铸机 精密 定型 自适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合模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或压铸机精密定型自适应合模机构,属于压铸或注塑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将熔融材料压入成型模具型腔实现产品成型的成型设备主要包括用于金属成型的压铸机和用于塑料成型的注塑机,通常由合模机构及其液压传动元件、压射机构、电气控制元件等组成。
合模机构是压铸机、注塑机中的主要机构之一,主要由机台、动模板、静模板、尾板、大杠、开合模缸及曲肘、调模机构组成。静模板与机台固定连接,动模板通过开合模缸驱动的联动机铰在机台导轨上滑动;支撑大杠与机台导轨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位于动模板的前后两侧,并与动模板滑动配合,一端与静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尾板传动连接。通过开合模缸驱动联动机铰实现动模板与静模板的分合,从而保证在整个成型过程中型模及其分型面的位置固定。另外,尾板与动模板在调模机构驱动下沿轴向滑动,调节尾板、动模板与静模板之间的最终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厚薄模具的适应。
具体而言,目前压铸机、注塑机最常见的合模机构是机铰式或称曲肘式、曲拐式合模机构,它的联动机铰均布于尾板与动模板之间。它的合模机构的开合模缸都固定于尾板上,动模板与尾板通过联动机铰连接,开合模缸驱动联动机铰推动动模板运动。当动模板与静模板完成合模时,联动机铰呈伸直状态并机械自锁。其调模机构也安装在尾板上,包括通过调模马达驱动的一个大齿轮,大齿轮驱动与大杠尾端的调节齿轮螺母实现尾板、动模板及联动机铰沿大杠轴向的运动,实现动模板与静模板之间的间距调整。机铰式合模机构的优点集中体现在联动机铰的结构上,即开合模速度快、合模实现机械自锁、锁模刚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如联动机铰的各活动关节受力不均衡,各轴销、轴套磨损严重,长期使用后相对合模精度大幅度下降。经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动模板与静模板之间的平行度、生产厂家安装的模具的平行度、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局部热胀冷缩导致的模具不平行、在加工产品过程中过载胀模造成模板退让不一致的不平行等。造成以上的不平行都会导致机铰轴销及轴套两者轴线不平行,两轴线不平行导致轴销与轴套产生憋力偏磨转动致轴销轴套快速磨损,甚至轴销承载不平衡剪切折断。其后便会使动模板与静模板平行度误差越来越大甚至合模精度急速下降。当出现上述动模板与静模板的平行度误差时,制造厂家与使用商家通常采用牵拉大杠的方法将尾板、机铰、动模板整体调整于静模板平行。这样一来动模板与静模板大面是平行了,但反过来又导致了动模板导向轴承轴线与大杠轴线的不平行,加之原本四个调节齿轮螺母与尾板摩擦面保持平衡调模很顺畅,但大杠不一致的调整又导致调模困难,其结果是各调节螺母受力不平衡、调模不畅出现拉伤大杠螺纹等问题。总而言之,产生上述的缺点是,轴套极易磨损、调模不易、合模精度低、使用周期短、维护成本极高等。
为了解决所述曲肘合模机构所存在的先天不足的问题,发明人先后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并先提交了申请号为201620204212.6的用于压铸机或注塑机的自动万向合模机构,该结构虽然解决了现行的曲肘式合模机构的上述不足,同时又保持了现有流行曲肘机型的优点,以及动模板的两个方向的倾斜难题。但上述发明人提出的用于压铸机或注塑机的自动万向合模机构,其中的模板上下方模具出现热胀冷缩产生的平行度误差时,该技术中的自动偏心轴仍然显得不够灵敏。有关该技术中的偏心轴不够灵敏的主要问题昰该偏心轴的偏心量的大小有关和原有技术中的曲肘、尾板、和大杠尾端连接的刚度不够所致,当模具出现热胀冷缩尺寸变化时偏心轴不能随时进行跟踪自行调整,所以还得借助手动控制来完成,这对注塑机或压铸机使用厂家来说,在成批大量生产过程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在工作期间,因热胀冷缩出现尺寸变化时,动模板和静模板仍然始终能保持平行的注塑机或压铸机精密定型自适应合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庭院感应灯
- 下一篇:模块化组合式多功能LED体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