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震安全动力电池铝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9952.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王守俊;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安全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震安全动力电池铝壳。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和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大多是动力锂电池,然而动力锂电池大都缺乏保护壳,锂电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现腐蚀现象,同时影响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此人们设置了动力锂电池的保护壳,对锂电池进行保护,然而在锂电池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拆卸,若拆卸过程掉落在地上,很容易因为震荡过大,使电池造成损坏,为此,人们在锂电池的保护壳内安装了减震装置,从而防止锂电池震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减震装置大都的通过在两侧或者顶部安装减震弹簧对锂电池进行防震,这种方式无法对动力电池进行固定,因而在剧烈震动过程中仍会存在大幅度震动,导致在震动过程中对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此外,现有动力电池散热性较差,严重影响电池安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震安全动力电池铝壳,解决了动力电池防震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安全动力电池铝壳,包括壳体(1)和顶盖(2),所述顶盖(2)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5),所述置物槽(5)的内部放置有电池本体(6),所述置物槽(5)的深度为电池本体(6)高度的9/10,所述电池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板(7),所述夹紧板(7)远离电池本体(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8),所述伸缩弹簧(8)远离夹紧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置物槽(5)的内壁上,所述放置板(4)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连通置物槽(5)的通孔(9),所述夹紧板(7)远离电池本体(6)一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0),所述拉环(10)的表面缠绕有绳索(11),所述绳索(11)远离拉环(10)的一端穿过置物槽(5)侧面内壁开设的通槽(12)并与位于放置板(4)外侧的拉块(13)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本体(6)的顶部安装有导线(14),所述导线(14)的顶端穿过顶盖(2)并延伸至顶盖(2)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置物槽(5)的槽底固定连接有高效导热缓冲垫(15),且高效导热缓冲垫(15)的上表面与电池本体(6)的下表面搭接;
所述高效导热缓冲垫(15)包括上导热片(17)、高弹层(18)、下导热片(19),所述高弹层(18)内设有一组长方体通孔(20),所述长方体通孔(20)内设有连接上导热片(17)、下导热片(19)的弹片(21);
所述上导热片(17)、下导热片(19)均由高导热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高导热复合材料至少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铝80-90份,镁0.63-0.75份,锰0.10-0.15份,铁0.05~0.28份,硼0.03~0.06份,钛0.10-0.15份,锆0.01~0.02份,氮化硅12.6-16.7份,碳纳米管1.43-1.74份,纳米铜0.56-0.67份,纳米银0.33-0.48份;所述弹片(21)由高弹高导热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高弹高导热复合材料至少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碳0.61~0.68份,锰0.82~1.08份,铬0.38~0.52份,镍0.46~0.67份,磷0.011~0.027份,氮化硅2.48-2.72份,碳纳米管1.66-1.81份,纳米铜0.15-0.25份,纳米银0.08-0.16份。
作为改进,所述夹紧板(7)与电池本体(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6),所述橡胶垫(16)的两侧面分别与夹紧板(7)和电池本体(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置物槽(5)的厚度为电池本体(6)厚度的1.5倍。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通孔(9)与伸缩弹簧(8)相互交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高导热复合材料,至少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铝80-90份,镁0.63-0.75份,锰0.10-0.15份,铁0.05~0.28份,硼0.03~0.06份,钛0.10-0.15份,锆0.01~0.02份,氮化硅12.6-16.7份,碳纳米管1.43-1.74份,纳米铜0.56-0.67份,纳米银0.33-0.4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快速降温的电瓶盒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