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5733.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洋;关丽萍;夏亚男;刘炳禹;赵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K41/00;A61P19/10;A23L31/00;A23L5/3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菇 制备 改善 骨质 疏松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真菌的应用领域。所用香菇经过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照射,紫外光源与香菇的距离为5‑10cm,紫外线照射的温度为25‑35℃、湿度为65‑90%、时间为30‑120min。本发明通过紫外线照射香菇,可以使香菇中的维生素D原麦角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另外,转化得到的维生素D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能在骨生长和骨密度维持方面起重要的作用,通过食用经本发明紫外线照射后的香菇,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简单实用且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真菌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组织重建失衡,最终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等危害的发生。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导致患者致死率的升高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其中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最严重后果,高达50%的患者会遗留长期的不可恢复的行动障碍。最近的一项分析表明,在老年人中,髋部骨折后的3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会提高5-8%。另有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大于60岁的人群,发生脆性骨折后其死亡率的升高会持续5-10年。因此,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干预治疗的首要目的。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人们对两种营养元素:钙和维生素D给予格外的关注和青睐。钙元素为骨骼系统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在骨生长和骨密度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类脂溶性维生素,它可以由皮肤在接受日光中紫外线B(UVB)照射后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和补充药物获得。
而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和维生素D原等,是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优选食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效果显著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香菇经过紫外线照射。
在上述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紫外线为中波紫外线,波长280-320nm。
在上述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中波紫外线的紫外光源与香菇的距离为5-10cm。
在上述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紫外线照射的温度为25-35℃。
在上述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紫外线照射的湿度为65-90%。
在上述的香菇在制备改善骨质疏松的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为30-120min。
本发明通过紫外线照射香菇,可以使香菇中的维生素D原麦角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另外,转化得到的维生素D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能在骨生长和骨密度维持方面起重要的作用,通过食用经本发明紫外线照射后的香菇,能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简单实用且效果显著。
但是,在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条件下,香菇中的维生素D原麦角固醇转化的维生素D产率差别很大,而香菇中维生素D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所以,控制香菇的紫外线照射条件很重要。香菇在本发明上述的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照射后,其所含的麦角固醇转化维生素D的产率较佳、稳定性较好,最适合对香菇进行批量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