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4465.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9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纯;李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易爱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8/18 | 分类号: | F16L58/18;F16L58/08;C23C4/131;C23C4/06;B23K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防腐层 焊接 防腐结构 管道基体 镍铜合金 制造工艺 超音速电弧喷涂 熔化 管道内防腐层 防腐能力 防腐效果 高压气体 更换周期 管道防腐 管道连接 焊缝结构 连接技术 两根管道 内外两层 熔融混合 熔融状态 使用寿命 焊缝 氩弧焊 镍丝 喷涂 手弧 抵抗 | ||
本发明属于管道防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包括管道基体,管道基体的焊接端的内侧设置有合金防腐层,合金防腐层由镍铜合金和304不锈钢熔融混合制成,合金防腐层的厚度为0.8‑1.1mm,被焊接的两根管道之间的焊缝结构包括内外两层。本发明通过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将镍铜合金和304不锈钢变为熔融状态并通过高压气体喷涂在管道连接端的内侧,并通过氩弧焊工艺将镍丝熔化并与焊缝两侧的合金防腐层结合,从而形成可抵抗手弧焊焊接高温的管道内防腐层,且防腐效果极佳。因此,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管道的整体防腐能力,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缩短管道的更换周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防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给排管网、油田输油、注水小口径(∮219以下)管道现场施工时,管道和管道之间均采用电焊焊接的连接方式,在管道连接后,焊接处的内防腐层均被严重破坏,对大口径管道采取人工或机器人进行管道内防腐,对于小口径(∮219以下)管道人员、机器无法进入的度无法修复管道内防腐,在管道内侧形成了防腐断层,对整条输送管道来说,就等于没有内防腐,严重影响了输送管道的设计使用寿命,缩短了管道使用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
埋地钢制油气管道内含有油、气、水、硫化物等介质,其内壁腐蚀是介质中的水在内壁生成一层亲水膜并形成原电池所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或者是其他有害物质(硫化氢、硫化物、二氧化碳等)直接与金属作用引起的化学腐蚀。特别是在管道焊口内壁处做不了防腐、焊接后焊口材质产生变化,焊口管壁大面积腐蚀减薄或形成一系列腐蚀深坑及沟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焊接处的焊口内侧防腐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包括管道基体,管道基体的焊接端的内侧设置有合金防腐层,合金防腐层由镍铜合金和304不锈钢熔融混合制成,合金防腐层的厚度为0.8-1.1mm,被焊接的两根管道之间的焊缝结构包括内外两层,内层焊缝由镍丝通过氩弧焊工艺焊接而成,外层焊缝由手弧焊工艺焊接而成。
在所述的合金防腐层中,镍铜合金与304不锈钢的比例为1:1,在镍铜合金中,镍和铜的质量比为3:2。在焊口处,焊接相连的两根管道之间相距3mm。
一种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上述的管道焊口内防腐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管道基体的端部进行喷砂处理。
步骤2:使用电弧喷涂设备将镍铜合金丝材和304不锈钢丝材熔化,并用气流雾化,使熔融颗粒一层一层高速喷射到管道基体上经喷砂处理的表面上,形成合金防腐层。
步骤3:采用氩弧焊工艺,并在焊接同时添加镍丝,镍丝在电弧作用下融化,同时合金防腐层也在电弧作用下融化形成熔池,熔融状态的镍丝和合金防腐层边缘形成的熔池混合、凝固,形成内层焊缝,从而将被焊接的两根管道内侧的合金防腐层连成一体,在管道焊口处的内侧形成连续不间断的防腐层。
步骤4:通过手弧焊工艺在所述的内层焊缝的外侧施焊,形成外层焊缝。
所述的电弧喷涂设备采用超音速喷涂设备。所述的镍丝的直径为1-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将镍铜合金和304不锈钢变为熔融状态并通过高压气体喷涂在管道连接端的内侧,并通过氩弧焊工艺将镍丝熔化并与焊缝两侧的合金防腐层结合,从而形成可抵抗手弧焊焊接高温的管道内防腐层,且防腐效果极佳。因此,本发明可有效弥补管道焊接处的防腐弱点,提高管道的整体防腐能力,从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缩短管道的更换周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易爱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易爱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命离心泵泵盖
- 下一篇:滚动轴承微弱故障特征早期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