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1446.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宝;朱袁峰;朱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联锁 保护 控制 方法 | ||
1.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在PLC控制器中预先设定两个温度报警区间值及一个温度停机区间值,即:在PLC控制器中分别设定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温度停机区间值C3,C1、C2、C3的区间范围是连续衔接的,并且C1<C2<C3;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延时定时器、第二延时定时器电连接,在PLC控制器中预先设定一个初次判断的第一次计时时间值t1,在PLC控制器中预先设定一个二次判断的第二次计时时间值t2;
(2)、现场传感器对设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设备温度C实时传输到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对设备温度 C进行第一次识别判断,即判断温度信号C是否处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的范围内: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的范围内时,PLC控制器输出警报,同时导通第一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并采集第一延时定时器的计时信号t01,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范围内的持续时间t01大于第一次计时时间值t1时,PLC控制器对设备温度C继续进行第二次识别判断;
(3)、PLC控制器对设备温度C进行第二次识别判断,即判断温度信号C是否处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的范围内,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的范围内时,PLC控制器输出警报,同时导通第二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并采集第二延时定时器的计时信号t02,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范围内的持续时间t02大于第二次计时时间值t2时,PLC控制器对设备温度C继续进行第三次识别判断;
(4)、PLC控制器对设备温度C进行第三次识别判断,即判断设备温度C是否处于温度停机区间值C3的范围内,当设备温度C处于温度停机区间值C3的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设备停机,PLC控制器在控制设备停机的同时,使第一、第二延时定时器复位清零、并持续输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判断温度信号C是否处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的范围内的时候,还存在另外两种情况:I、若设备温度C低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中设定的最低温度,PLC控制器则继续采集现场传感器实时监测的设备温度C,并且不会输出警报;II、若设备温度C高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中设定的最高温度,PLC控制器输出检修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范围内的持续时间t01不大于第一次计时时间值t1时,PLC控制器使第一延时定时器复位清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判断温度信号C是否处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的范围内还存在另外两种情况:I、若设备温度C低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中设定的最低温度,PLC控制器返回到步骤(2)中对设备温度C重复第一次识别判断;II、若设备温度C高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中设定的最高温度,PLC控制器输出检修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当设备温度C处于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范围内的持续时间t02不大于第二次计时时间值t2时,PLC控制器使第二延时定时器复位清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判断温度信号C是否处于温度停机区间值C3的范围内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设备温度C不处于温度停机区间值C3的范围内时,PLC控制器返回到步骤(3)中对设备温度C重复第二次识别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报警区间值C1的范围为90℃≤C1<95℃;第二温度报警区间值C2的范围为95℃≤C2<100℃;温度停机区间值C3的范围为C3≥100℃。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1为0.5秒。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温度联锁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2为0.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4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