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96375.2 申请日: 2017-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732065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7
发明(设计)人: 夏瑜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9/48;A61P1/02;A61P29/00;A61K31/045;A61K3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499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胶囊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牙炎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显示,牙炎,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甚高,严重影响了纳食时的咀嚼功能、口齿卫生、甚至全身健康,是造成中、老年人及部分青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口腔疾病的防治一直是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医者认为,齿为肾所主,而上下牙床属阳明大肠和胃经所属,齿及齿龈均需气血的濡养,胃火上蒸、肾阴虚损、气血不足等均可引起牙齿及牙龈的病变,尤以胃火上蒸最为常见,常因嗜食膏粱厚味或辛辣、酗酒,辛热伤胃,脾胃积热,火热循经熏蒸牙龈,伤及龈肉脉络而致龈肉腐化溢脓渗血、肉痿根露、牙齿松动等症状。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牙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牙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牙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牙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牙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牙炎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芩30~120g、蔷薇根80~220g、石膏150~650g、肿节风90~350g、升麻30~100g、黄麻叶60~120g、丹皮60~100g、墨旱莲60~150g、佛手花30~80g、 西瓜霜5~18g、冰片3~7g、浮小麦150~260g、槐角60~120g。

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芩38~105g、蔷薇根90~190g、石膏180~560g、肿节风100~310g、升麻38~90g、黄麻叶68~105g、丹皮68~90g、墨旱莲70~130g、佛手花38~70g、 西瓜霜6~15g、冰片4~6g、浮小麦170~230g、槐角68~105g。

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芩95g、蔷薇根160g、石膏480g、肿节风260g、升麻80g、黄麻叶95g、丹皮80g、墨旱莲115g、佛手花60g、 西瓜霜13g、冰片5g、浮小麦200g、槐角95g。

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的常规工艺及辅料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和辅料一并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继而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牙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4粒)/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2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蔷薇根,性味:苦涩、凉,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吐、衄、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疖疥癣;

石膏,性味:甘、辛、大寒,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症;

肿节风,性味:苦、辛、平,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升麻,性味:辛、微甘、微寒,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黄麻叶,性味:味苦、平,具有理气止痛、排脓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血崩、便血、脘腹疼痛、泻痢、疔痈疮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6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