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4496.3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毕同召;聂玉虎;王荣旗;张光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华洋粘合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91/06;C09J145/00;C09J193/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胶 制备 石蜡 松香树脂 萜烯树脂 费托蜡 耐低温性能 耐低温 封箱 复配 高分子材料技术 协同增效作用 低温条件 化学改性 原料制备 粘结性能 重量份数 抗氧剂 加热 | ||
本发明涉及化学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熔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熔指45的EVA树脂38~42份、费托蜡10~12份、石蜡7~9份、萜烯树脂17~19份、松香树脂20~24份、抗氧剂0.5~1.5份。本发明热熔胶,采用费托蜡、石蜡复配,再结合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复配,并选择EVA树脂为熔指45的EVA树脂,使得费托蜡、石蜡、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相互之间发生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提升热熔胶的耐低温性能,制备的热熔胶在低温条件下仍然保持优异的粘结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限定各原料的加入顺序,加热温度和搅拌速度,进一步提升热熔胶的耐低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熔胶市场中,EVA类热熔胶因其成本低廉、制备简单、粘接强度大且对几乎所有的物质均有粘接力,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家电密封、书本装订等行业,这类热熔胶几乎占有了全球50%的热熔胶市场份额。EVA类热熔胶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国内东北冬天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此类封箱用热熔胶耐低温性能较差,偶尔出现脆裂而导致的开箱现象。
因此,需要针对热熔胶的配方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和改进,以提升传统热熔胶的耐低温性能,对开拓热熔胶市场,拓展热熔胶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低温条件下对包装箱等材料能够保持高的粘结强度。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熔指45的EVA树脂38~42份、费托蜡10~12份、石蜡7~9份、萜烯树脂17~19份、松香树脂20~24份、抗氧剂0.5~1.5份。
可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可选的,所述熔指45的EVA树脂的熔点为68℃,粘度为2000cps。
可选的,所述费托蜡为工业级,纯度≥99.9%,软化点为115℃,粘度为30cps。
可选的,所述萜烯树脂为工业级,纯度≥99.9%,粘度为600cps,软化点为80℃。
可选的,所述松香树脂为工业级,纯度≥99.9%,粘度为650cps,软化点为82℃。
上述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费托蜡和石蜡混合后在加入氧化剂,待费托蜡和/或石蜡熔融后加入熔指45的EVA树脂,待EVA树脂熔化后,加入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待原料全部熔化后,混合均匀,过滤,即完成。
上述各原料熔化混合均匀的具体方法为:将费托蜡、石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条件下升温,保持温度为150~160℃,转速为60r/min,对反应釜进行抽真空保护,然后加入抗氧剂,待费托蜡和/或石蜡熔化后,加入熔指45的EVA树脂,待EVA树脂熔化后,加入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持续搅拌并加热至原料全部熔化后,持续加热保持温度为150~160℃,提高转速为80~100r/min,持续搅拌3~5min。
本发明耐低温封箱用热熔胶,采用费托蜡、石蜡复配,再结合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复配,并创造性的选择EVA树脂为熔指45的EVA树脂,使得费托蜡、石蜡、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相互之间发生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提升热熔胶的耐低温性能,制备的热熔胶在低温条件下仍然保持优异的粘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华洋粘合剂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华洋粘合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4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