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检测漏水的排水管网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635.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汪胜;梁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6L9/14;F16L4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漏水 排水 管网 方法 | ||
1.一种可检测漏水的排水管网,由管道和检查井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管网的排水管(100)采用检查井(200)连接,每间隔0~20个检查井(200),在检查井(200)内设置检测装置,构成检测井(300);所述的排水管(100)由管壁和螺旋波纹增强壁组成,管壁由内层(1)、导电层(2)、外层(3)组成,内层(1)为绝缘的塑料材料缠绕制成不透水的管内壁,在内层(1)的外侧为采用导电材料缠绕构成导电层(2),在导电层(2)的外侧再用绝缘的塑料材料缠绕构成外层(3),导电层(2)被封闭在绝缘的内层(1)和外层(3)之间;所述的螺旋波纹增强壁为中空圆形截面塑料管,间隔螺旋缠绕在外层(3)的外侧,形成波纹状螺旋的加强肋(4),增强排水管的环刚度;排水管(100)采用承插接口,管材的一端为承口(5),另一端为插口(6),排水管(100)承插连接后,两根排水管(100)相接时导电层(2)在承口(5)和插口(6)接口处形成导电连接;
所述的承口(5)分为三层台阶状,从管内至管口依次为内层承口(11)、导电层承口(21)、外层承口(31),导电层承口(21)呈倾斜状坡向管口,在内层承口(11)设置有内层电热丝(12),在导电层承口(21)设置有呈环状的弹性触点(22),在外层承口(31)设置有外层电热丝(32);所述的插口(6)分为三层台阶状,从管口至管内依次为内层插口(13)、导电层插口(23)、外层插口(33),导电层插口(23)呈倾斜状坡向管口;
所述的插口(6)插入承口(5)内,承口(5)的弹性触点(22)被挤压与插口(6)的导电层插口(23)紧密接触,形成良好的电连接,承口(5)的内层电热丝(12)和外层电热丝(32)接通电源,内层电热丝(12)加热使内层承口(11)和内层插口(13)的塑料熔化,形成内层热熔接口(14),外层电热丝(32)加热使外层承口(31)和外层插口(33)的塑料熔化,形成外层热熔接口(34),导电层承口(21)、弹性触点(22)、导电层插口(23)被密封在内层热熔接口(14)和外层热熔接口(34)之间,形成良好的绝缘;
所述的排水管(100)的导电层(2)在检查井(200)处采用电导体连接,在两个检测井(300)之间排水管(100)的导电层(2)形成导电连接形成通路,在排水管(100)与检测井(300)衔接的管口处导电层(2)设有电极(7),采用电线引出,管口处沿内层(1)内壁设置有导电环(8),采用电线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漏水的排水管网,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7)和导电环(8)采用电线从穿线管(9)引至检测装置,穿线管(9)砌筑在检查井的井体(10)内。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的排水管网的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管网的漏水检测方法,是检测两个检测井(300)之间排水管(100)的漏电电阻的方法,导电环(8)与排水管(100)内的水接触,正常时排水管(100)不漏水,导电层(2)被封闭在排水管(100)的内层(1)与外层(3)之间,检测井(300)处电极(7)和导电环(8)为开路状态,电阻值呈无限大,当两个检测井(300)之间的排水管(100)出现漏水时,电极(7)、导电层(2)、漏水点、管内水、导电环(8)形成回路,在两个检测井(300)分别检测出电极(7)和导电环(8)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的大小与检测井(300)与漏水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网的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井(300)与漏水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下式计算:
R1/(R1+R2)=L1/(L1+L2),
L1=R1(L1+L2)/(R1+R2),
L1为上游检测井(300)距漏水点的距离,L2为下游检测井(300)距漏水点的距离,R1为上游检测井(300)检测的电阻值,R2为下游检测井(300)检测的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6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管道变形与漏浆检测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光电路板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