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7217.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黄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行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行车系统。
背景技术
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在过去十几年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随着通信技术、集成控制技术、数字时代的大发展,智能行车系统由于其在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提升驾驶乐趣,满足人们智能出行的需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车辆前方行驶环境的检测跟踪,为车辆提供一个实时的预前量,通过车辆的集成控制器实现一个有预判的辅助驾驶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处理器、热成像摄像头、行车记录摄像头、远程通信设备、数据管理中心和卫星定位系统;
所述车载处理器连接所述热成像摄像头、行车记录摄像头、卫星定位系统,并通过远程通信设备与数据管理中心完成数据交互;
所述数据管理中心存储包括城市地图联网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和当前行车道路上的车辆信息以及在处于或者即将处于该道路上的车辆行驶信息。
优选地,所述车载处理器包括放大电路、温度补偿电路和直流反馈电路,用于保证车载处理器能够在数据处理量太大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远程数据中心对整个车流的控制,可以实现车辆间协同控制以及单个车辆的预前控制,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操控性能与经济性。通过道路、车与人三者之间的交互,提高了道路安全性、智能性和车辆行驶智能性、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行车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行车系统,包括车载处理器、热成像摄像头、行车记录摄像头、远程通信设备、数据管理中心和卫星定位系统;
所述车载处理器连接所述热成像摄像头、行车记录摄像头、卫星定位系统,并通过远程通信设备与数据管理中心完成数据交互;
所述数据管理中心存储包括城市地图联网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和当前行车道路上的车辆信息以及在处于或者即将处于该道路上的车辆行驶信息。
所述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用的NPN型三极管11。放大电路对热成像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便于车载处理器对温度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使结果更加准确。
所述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和直流反馈电路。温度补偿电路包括串联在三极管基极上的二极管和补偿电阻;直流反馈电路包括串联在三极管发射极上的反馈电阻,反馈电阻上并联有反馈电容。当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会带来车辆内部温度的提升。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内电流基本不变,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必然减小,基极电压降低,反馈电容两端的电压升高,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低,三极管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的电流随之减小,完成温度补偿调节;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增大,发射极电流随之增大,反馈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会降低,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流减小,完成直流反馈调节。温度补偿电路和直流反馈电路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减少温度对信号变化对信号的影响。
具体实施过程中,车载设备接收远程数据中心发送的路况信息,并实时传送当前所需要的行进路线到远程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计算该道路上的路况和行车数量,同时,数据中心会计算未来某段时间内,会出现在本车行进路线上的车辆信息,并提醒司机行人信息,提高驾车的只能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