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氧化性纳米级氯化亚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7053.1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呈珂;朱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22 | 分类号: | B01J27/122;C02F1/7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氧化性 氯化亚铜 降解有机污染物 氯化亚铜催化剂 纳米粒子 硼氢化钠 纳米级 制备 催化 蒸馏水 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氨水 反应釜内壁 反应前驱体 可溶性铜盐 水热法合成 重复使用性 苯酚溶液 催化性能 抗氧化剂 洗涤干燥 制备工艺 反应釜 溶解 应用 凝结 | ||
1.抗氧化性纳米级氯化亚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可溶性铜盐溶解于蒸馏水中,其中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或含有结晶水的氯化铜,再向搅拌混合均匀的可溶性铜盐水溶液中依次加入氨水和苯酚溶液,随后加入抗氧化剂,其中抗氧化剂为柠檬酸钠、柠檬酸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形成的反应前驱体转移至反应釜中并于120-180℃反应10-26h,在反应釜内壁上凝结形成氯化亚铜,将其洗涤干燥形成抗氧化性氯化亚铜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性纳米级氯化亚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氨水、苯酚溶液与抗氧化剂的投料配比为8mmol:10-50μL:2-10mL:1.5mmol,苯酚溶液的摩尔浓度为5mmol/L。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抗氧化性氯化亚铜纳米粒子在催化硼氢化钠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污染物为罗丹明B、亚甲基蓝、对硝基苯酚、曙红Y或甲基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0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