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包括具有不同接入模式的小区的通信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679.7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4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维韦克·杰哈;维韦克·夏尔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48/08;H04W4/08;H04W8/20;H04W84/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具有 不同 接入 模式 小区 通信 系统 中的 载波 聚合 | ||
本发明涉及在包括具有不同接入模式的小区的通信系统中的载波聚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电路,所述收发机电路被配置为广播系统信息,其中,所述收发机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从连接到所述基站的用户设备(UE)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用于识别要添加为第二小区的候选小区的封闭订户组(CSG)的信息,对于用于识别所述CSG的所述信息,将验证所述UE的成员资格状态的请求发送到移动管理实体(MME),其中所述请求包括由所述UE报告的用于识别要添加为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候选小区的所述CSG的信息;并且从所述MME接收响应,所述响应包括提供在所述MME执行的CSG成员资格验证的结果的CSG成员资格状态信息元素。
本申请是中国国家申请201280039462.3(国际申请PCT/JP2012/068040)的分案申请。中国国家申请201280039462.3的优先权日为2011年8月12日,申请日为2012年7月10日,进入国家阶段日为2014年2月12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信网络,特别地但是不排他地涉及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或其等同物或衍生物操作的网络。本发明与通过操作小区作为开放接入模式、封闭接入模式或混合接入模式小区的基站的载波聚合的使用具有特定但是不排他的相关性。
背景技术
在3GPP标准下,节点B(或在所谓的‘长期演进’或‘LTE’的情况下的e节点B/eNB)是基站,移动装置经由该基站连接到核心网。在历史上,基站包括‘宏’基站,其提供具有较大的地理覆盖范围的通信小区。然而,最近,具有更有限的地理覆盖范围的基站已经被标准化以在其中已知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变差的地理区域中提供改善的覆盖范围,并且/或者提供以特定用户或用户组为目标的另外的服务。
具体地说,例如,3GPP标准组织已经采用了用于所谓的‘家庭’或‘毫微微’基站的标准,该‘家庭’或‘毫微微’基站提供了具有较为有限的地理覆盖范围的所谓的“毫微微”小区。当家庭基站根据LTE标准在操作时,它有时被称为HeNB。家庭基站也有时被称为毫微微小区,特别是在所谓的WiMAX网络的情况下。通常,家庭基站提供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经常在建筑物内,例如在家、小型或中型企业、购物中心等中的无线电覆盖(例如,3G/4G/WiMAX),并且经由适当的公共网络(例如,经由到互联网的ADSL链路)或运营商网络连接到核心网。
选用地,可以经由‘家庭(e)节点B网关’(HNB-GW)支持由家庭基站提供的无线电覆盖,该‘家庭(e)节点B网关’(HNB-GW)通常聚合来自几个家庭基站的业务,并且处理一个或多个家庭基站和在核心网中的至少一个移动管理实体(MME)之间的通信。HNB-GW在效果上对于MME和家庭基站透明,HNB-GW从家庭基站的角度看起来是移动管理实体(MME),并且从移动管理实体(MME)的角度看起来是标准基站。
通常,能够根据下面的接入模式的任何一种来配置家庭基站:
‘封闭’接入模式,其中,家庭基站操作封闭订户组(CSG)小区,仅CSG的成员可以被提供对该CSG小区的接入;
‘混合’接入模式,其中,家庭基站操作CSG小区,CSG的成员可以被提供对该CSG小区优先的接入,而非成员被允许对该CSG小区的非优先(非CSG)接入(例如,具有不同的收费结构、具有不同的服务级和/或受到CSG能够在高负荷情况期间成功接入该小区的约束);以及
‘开放’接入模式,其中,家庭基站作为对其提供开放接入的正常(非CSG)小区来操作。
已经确定,作为3GPP标准化处理的一部分,用于在超过20MHz的系统带宽的下行链路操作将基于在不同频率下的多个分量载波的聚合(这被称为载波聚合)。这样的载波聚合可以用于支持在具有和没有连续频谱的系统中的操作(例如,不连续系统可以包括在800MHz、2GHz和3.5GHz处的分量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