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2456.7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曾舟华;曾彩红;刘晓晖;蒋小春;王海南;杨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33/94 | 分类号: | C07D233/9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姜学德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甲硝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行生产甲硝唑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增设气相增大装置,在合成甲硝唑时,将投料过量时来不及反应的气体或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用气相体积增大装置微压贮存起来,同时减少或停止投料;待贮存的气体基本消耗时,再适当增加或重新投料,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反应完成。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气相体积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反应塔(9)、贮液池(11)、泵(8)、浮头(5);所述集气反应塔(9)置于贮液池(11)上方,且与贮液池(11)部分重叠,其顶部设置气体连通管、出气管、液体连通管和与液封槽(14)相连的吸收柱(16);
所述集气反应塔(9)底面重叠部分设置带排液阀(7)的排液管和带集气排液阀(10)的集气排液管;其内置有带软管的浮头(4),将浮头(4)下部的软管与集气排液管连接;其靠近底部的侧面开有人可进出的孔,所述孔上设置塔盖(12);
所述泵(8)的出口管穿过吸收柱(16)壁与其顶部喷头(15)相连,入口管穿过池壁插入贮液池(1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连通管设置有气体连通阀(1),所述出气管设置有放空阀(2),所述液体连通管设置有液体连通阀(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柱(16)内置有填料(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头(4)包括塑料瓶、硬制管;所述硬制管的一部分插入倒置塑料瓶内,其下端露出瓶外部分与软管连接;所述塑料瓶固定在硬制管上,其瓶壁靠近瓶口处钻诺干个第二孔,其外壁上部绑上浮子(5),使带软管的倒置塑料瓶底刚好露出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制管的长度低于塑料瓶高度,所述第二孔有2-5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微压合成甲硝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制管的长度低于塑料瓶高度20%以内,将长度与塑料瓶高度相差20%以内的硬制管的一部分插入倒置塑料瓶内,硬制管下端露出瓶外部分与长度与贮气吸收塔高度相差20%以内的软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2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