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极电压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2200.6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德;周波;黄中;曾波;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极 电压调整系统 电压信号 投影图像 检测器 闪烁信号 投影设备 闪烁 显示屏图像 最小值计算 调整模块 交变电压 人眼检测 投影屏幕 用户体验 预设时长 正负半周 检测 转换 处理器 预设 图像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屏图像闪烁的对极电压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对极电压调整系统包括,检测器,用于间隔预设时长检测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并把检测到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转换后的电压信号,分析电压信号以获取交变电压正负半周的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并依据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当前对极电压差值;调整模块,用于在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大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投影图像的当前对极电压差值。通过检测器代替人眼检测图像因对极电压太大带来的闪烁,不仅精度高,而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图像闪烁自动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LCD投影仪通常采用交流LCD显示屏,其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减小图像拖尾现象,交流LCD屏工作过程中,其交变电压正负半周差值过大可能造成图像闪烁,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人工调整其对极电压,使其差值越小越好,人工调整对极电压有精度不高,长期工作对工人眼睛有一定影响,且效率很低。且调整精度差,图像闪烁,品质下降。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屏闪烁自动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闪烁自动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调整对极电压有精度不高,效率很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极电压调整系统,包括:
检测器,用于间隔预设时长检测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并把检测到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转换后的电压信号,分析所述电压信号以获取交变电压正负半周的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并依据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及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大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投影图像的当前对极电压差值。优选的,所述投影屏幕为LCD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维持当前投影图像的当前对极电压差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对极电压调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极电压调整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对极电压调整系统来执行对极电压的调整,所述对极电压调整系统包括检测器、处理器及调理模块,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步骤:利用所述检测器间隔预设时长检测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并把检测到的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分析步骤:利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转换后的电压信号,分析所述电压信号以获取交变电压正负半周的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并依据对极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及
调整步骤:利用所述调整模块在所述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大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投影图像的当前对极电压差值直至所述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并重复上述步骤。
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长为50mS。
优选的,在检测器检测投影图像的闪烁信号之前,还包括初始化处理器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调整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调整模块在所述当前对极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维持当前投影图像的当前对极电压差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图像闪烁自动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以及投影设备,通过检测器代替人眼检测图像因对极电压太大带来的闪烁,不仅精度高,而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2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