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9105.0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7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06 | 分类号: | G06F1/3206;G06F1/3234;G06F1/3212;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控制 方法 相关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包括:车载电子设备采集智能自行车的第一振动数据,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自行车的所述第一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休眠工作模式;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切换所述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动态调整休眠周期,延长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也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
目前,智能自行车租借系统中,自行车的车载电子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需要定期给自行车进行充电处理,而为了减少电量使用,车载电子设备均会设置休眠周期,而且休眠周期一般为固定周期,不能动态调整,因此,电量控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动态调整休眠周期,延长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长。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载电子设备的休眠周期动态调整方法,应用于智能自行车租借系统,所述智能自行车租借系统包括智能自行车、服务器,所述智能自行车包括车载电子设备,所述智能自行车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采集智能自行车的第一振动数据,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自行车的所述第一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休眠工作模式;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切换所述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电子设备首先在处于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时采集智能自行车的第一振动数据,其次,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自行车的所述第一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休眠工作模式,最后,切换所述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从而实现智能自行车车载电子设备休眠周期的智能化动态调整,有利于提升车载电子设备的省电控制效率,延长电池电量使用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智能自行车的所述第一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休眠工作模式,包括: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采集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振动数据;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当判断出所述第一振动数据和所述第二振动数据之间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包括振动传感器、通信模块、警报器以及电池,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智能自行车的振动数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所述警报器用于输出警报信息,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车载电子设备供电。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为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在所述智能自行车处于预设行车速度内行车时的工作模式,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切换所述第一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二休眠周期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采集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三振动数据;
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振动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自行车的第一行车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