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的生物医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8059.2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杨;潘峰;黄裕程;向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立心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58;A61L27/50;A61L27/18;A61L2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舍穆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98 | 代理人: | 黄贤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生物 医用 乳酸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吸收的生物医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
核壳结构体,其具备:包含钙磷化合物的基底颗粒、包覆于所述基底颗粒的表面的中间层、以及形成在所述中间层的外表面的聚合物层;以及
聚乳酸基体,其与所述核壳结构体的所述聚合物层形成立构复合物,并具有第二玻璃态转化温度,
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且所述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不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并且
所述第二玻璃态转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颗粒包含选自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和磷酸三钙当中的一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1wt%~30wt%,且平均粒径为5nm~20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包含选自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一种单体的均聚物,或者选自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二元以上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并且所述基底颗粒与所述中间层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层包含第一类丙交酯单体的均聚物,或者第一类丙交酯与选自第二类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所述聚乳酸基体包含第二类丙交酯单体的均聚物,或者第二类丙交酯与选自第一类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并且
所述第一类丙交酯与所述第二类丙交酯互为丙交酯的左右旋异构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构复合物的立构复合结晶率为1%~40%。
8.一种可吸收的生物医用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准备包含钙磷化合物的基底颗粒;
将所述基底颗粒与第一反应单体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并在惰性气体的条件下,加热至80℃至180℃,反应2小时至48小时,以使由所述第一反应单体构成的中间层包覆于所述基底颗粒;
加入第二反应单体,维持加热,并继续反应2小时至48小时,在所述中间层之上形成聚合物层,从而获得核壳结构体;并且
将所述核壳结构体与聚乳酸基体按规定比例共混,以获得所述核壳结构体与所述聚乳酸基体形成的立构复合物,
其中,所述中间层具有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且所述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不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所述聚乳酸基体具有第二玻璃态转化温度,并且所述第二玻璃态转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玻璃态转化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层包含第一类丙交酯单体的均聚物,或者第一类丙交酯与选自第二类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所述聚乳酸基体包含第二类丙交酯单体的均聚物,或者第二类丙交酯与选自第一类丙交酯、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乙交酯当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并且
所述第一类丙交酯与所述第二类丙交酯互为丙交酯的左右旋异构体。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并且所述基底颗粒与所述中间层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立心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立心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80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