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6811.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龙;林笑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B01D24/46;C10G31/0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连续 脱色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包括脱色机构、成品油罐、废油罐、贮砂装置和若干连接管。一种油品连续脱色方法,其具体工艺为:脱色;再生;分离。本发明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在无需停机的前提下,实现了过滤介质的更换;实现了过滤介质的再生,即过滤介质的去杂质;实现了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的再生;实现了过滤介质和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品加工处理设备,具体的是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燃料油或润滑油大部分都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由于原油中存在大量的胶质和沥青质,因此原油显现出较深的颜色,从原油中提炼的燃料油也含有较高的色度,必须经过脱色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色度范围才能投入使用。同时机械传动需要使用大量的润滑油,使用过后的润滑油,一般都是直接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对润滑油的回收利用程度提高,主要依赖于过滤和分离设备;一般来说,过滤器的简单工作过程为:原油或含杂质的润滑油通过过滤器内过滤介质吸附并截留水或油中的杂质,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申请号为“200910259135.9”、申请人为“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油品脱色设备主要包括进油管道、出油管道、脱色釜,所述脱色釜的进口与出口分别与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串联,脱色釜中有脱色器,其特征是所述脱色釜的出口处有过滤器,脱色釜通过管道串联有冷凝器和尾气收集罐,在脱色过程中产生的SO2或CO可以通过冷凝器冷凝,存储在尾气收集罐中。
这种油品脱色设备与现在的过滤器都存在如下问题:过滤(脱色)后,过滤(脱色)介质被杂质污染、堵塞进而无法继续实现过滤(脱色)功能,现在的方法是拆开过滤(脱色)器然后取出被污染的过滤(脱色)介质、加入新的过滤(脱色)介质的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一些易于拆装、易于替换过滤(脱色)介质的过滤(脱色)器,但无论怎么改变,这类的改进均需要过滤(脱色)器停止工作然后进行更换作业的方式,这就造成了生产的中断,因为过滤(脱色)器本身的停工造成整个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停止作业,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一些设备启动、停止的条件多,成本高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无需停止砂过滤器的前提下,实现砂过滤器内过滤介质的更换,实现整个生产线的连续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包括脱色机构、成品油罐、贮砂装置和若干连接管,连接管包括液体连通管和砂流通管,脱色机构包括第一砂过滤器,第一砂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排砂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过滤筒体的筒壁上开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冲砂口,进油口接待处理油品,出油口和冲砂口分别通过液体连通管与成品油罐相连接,过滤筒体内设置有过滤网,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过滤网的下部和上部,过滤筒体的一端通过端盖盖合,端盖上开有进砂口,进砂口通过砂流通管与贮砂装置相连接;排砂装置包括排砂管和螺杆挤出轴,螺杆挤出轴设置在排砂管内,排砂管的下端伸进过滤筒体内并位于过滤筒体的底部,排砂管的上端通过端盖伸出过滤筒体外;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带轮和轴承,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排砂管上端的外壁固定连接,带轮设置在排砂管的上端,轴承设置在过滤筒体的底部,螺杆挤出轴的下端与轴承相连接,螺杆挤出轴的上端与带轮相连接,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处理油品由进油口进入第一砂过滤器过滤后由出油口排出,含杂质的过滤介质由螺杆挤出轴旋转带动沿排砂管运动并排出过滤筒体内,同时贮砂装置向砂过滤器内注砂,实现过滤介质的更换,保障砂过滤器的连续生产作业,从而实现连续脱色作业。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过滤筒体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以方便查看过滤筒体内过滤介质含杂质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6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
- 下一篇:荧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