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6811.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龙;林笑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B01D24/46;C10G31/0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连续 脱色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包括脱色机构、成品油罐、贮砂装置和若干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管包括液体连通管和砂连通管,脱色机构包括第一砂过滤器,第一砂过滤器包括过滤筒体、排砂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过滤筒体的筒壁上开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冲砂口,进油口接待处理油品,出油口和冲砂口分别通过液体连通管与成品油罐相连接,过滤筒体内设置有过滤网,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过滤网的下部和上部,过滤筒体的一端通过端盖盖合,端盖上开有进砂口,进砂口通过砂连通管与贮砂装置相连接,砂连通管的下端穿过过滤网与过滤筒体内部相通;排砂装置包括排砂管和螺杆挤出轴,螺杆挤出轴设置在排砂管内,排砂管的下端伸进过滤筒体内并位于过滤筒体的底部,排砂管的上端通过端盖伸出过滤筒体外,排砂管的上端连接有砂连通管,用于排出含杂质的过滤介质;动力传动装置与螺杆挤出轴相连接,实现螺杆挤出轴的转动;
还包括再生机构、废油罐和极性溶剂罐,再生机构包括第二砂过滤器、离心甩干机、热交换器、油水分离器、冷却器和鼓风机,第二砂过滤器与第一砂过滤器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二砂过滤器的进砂口通过砂连通管与第一砂过滤器的排砂管相连接,第二砂过滤器的进油口和冲砂口分别通过液体连通管与极性溶剂罐相连接,第二砂过滤器的出油口通过液体连通管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接,二砂过滤器的排砂管通过砂连通管与离心甩干机的进砂口相连接,离心甩干机的出砂口通过砂连通管与热交换器的进砂口相连接,离心甩干机的出液口通过液体连通管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接,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卸料口,热交换器的出气口通过液体连通管连接冷却器后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接,热交换器的卸料口通过砂连通管与贮砂装置相连接,鼓风机设置在卸料口与贮砂装置之间的砂连通管上,油水分离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液体连通管与废油罐和极性溶剂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带轮和轴承,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排砂管上端的外壁固定连接,带轮设置在排砂管的上端,轴承设置在过滤筒体的底部,螺杆挤出轴的下端与轴承相连接,螺杆挤出轴的上端与带轮相连接,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筒体的筒壁上还设置有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筒体内还设置有输油管,输油管的一端与进油口相连接,输油管的另一端伸进过滤筒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器,卸料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卸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一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通过砂连通管与热交换器的卸料口相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的灰斗、第二旋风分离器的灰斗分别与贮砂装置相连接,第二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气体收集装置或燃烧器相连接。
7.一种油品连续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一、脱色,通过第一砂过滤器的过滤作业实现待处理油品的脱色,脱色完成后的成品油由成品油罐收集,含杂质的过滤介质排出第一砂过滤器;
二、再生,含杂质的过滤介质进入第二砂过滤器后,由极性溶剂罐向第二砂过滤器通入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杂质溶解于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中并随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由第二砂过滤器的出油口排至油水分离器中;含有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的过滤介质进入离心甩干机固液分离,固态的过滤介质进入热交换器中,液态的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由离心甩干机的出液口排至油水分离器中;往热交换器中通入高温气体使得此时过滤介质中的少量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气化由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器中;此时杂质的过滤介质再生作业完成,并通过鼓风机送料、旋风分离器固气分离,使得过滤介质进入贮砂装置中,完成过滤介质的循环利用;同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由气体收集装置收集或为燃烧器提供燃料;
三、分离,杂质和极性溶剂或有机溶剂在油水分离器中实现分离,并分别输送进入废油罐和极性溶剂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68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
- 下一篇:荧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