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4128.2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彪;张秋旻;凌啼;尹皓玫;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W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曹杰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号码 通信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业务平台接收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中的被叫用户标识查询手机号码映射表,得到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将请求中的被叫用户标识修改为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得到第二业务请求,将第二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平台;第二业务平台为第二业务请求中的主叫真实手机号码和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分配虚拟号码,建立主叫真实手机号码、虚拟号码和被叫真实手机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将第二业务请求中的主叫真实手机号码修改为虚拟号码,得到第三业务请求,根据第三业务请求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用户绑定一个虚拟号码所造成的码号资源浪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在很多应用场景下,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很多用户选择使用虚拟号码进行通信业务。现有的小号业务(基于虚拟号码的业务)主要使用AX模式,即A是普通号码,X是所分配的小号(虚拟号码),主要是面向个人的小号业务。AX模式定义:用户A申请绑定了虚拟号码X,则用户使用X拨打被叫B,被叫B显示主叫为X。被叫B给X拨打电话,电话最终路由到真实号码A,用户通过该绑定的虚拟号码发起呼叫和短信,被叫手机显示主叫号码为虚拟号码。其他用户给虚拟号码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呼叫和短信能正常接续到虚拟号码绑定的真实号码,从而达到隐藏和保护真实号码目的。
以工作小号类业务为例,第三方应用提供商首先需要向运营商申请一批虚拟号码,用户使用第三方应用提供商提供的应用时,如果虚拟号码功能,用户首先向第三方服务器申请绑定一虚拟号码,第三方服务器将该绑定请求发送到核心网的虚拟号功能设备,由该设备从第三方申请的虚拟号码中选择一空闲虚拟号码,将用户的真实号与该虚拟号码绑定,即用户向核心网注册了真实号与虚拟号码的关系,用户A通过第三方应用界面需要向用户B发起呼叫时,第三方应用将用户的呼叫请求(A,B)接入核心网,核心网的将呼叫请求接入其虚拟号功能设备,虚拟号功能设备根据所述A与A′的对应关系,将用户的真实号码A修改为A′,依据修改后的呼叫请求(A′,B)向被叫号码B发起呼叫,被叫终端上显示的号码为A′。在被叫呼叫流程中,即用户B拨打虚拟号码A′时,核心网的虚拟变号设备通过上述A和A′的绑定关系,将呼叫中的虚拟号码A′修改为真实号码A后,再基于现有核心网呼叫建立过程呼叫到用户A。
现有的小号模式虽然能够起到通过虚拟号码进行呼叫的过程,但是小号模式单一不够灵活,该模式只能够起到隐藏主叫用户手机号码的作用,AX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今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且AX模式会对小号长期占有(一个用户固定绑定一个虚拟号码),需要大量的码号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应用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业务平台接收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主叫真实手机号码和被叫用户标识;
第一业务平台根据所述被叫用户标识查询手机号码映射表,得到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将第一业务请求中的被叫用户标识修改为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得到第二业务请求,将第二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平台;所述手机号码映射表用于存储用户标识和用户真实手机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业务平台接收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为第二业务请求中的主叫真实手机号码和被叫真实手机号码分配一虚拟号码,建立主叫真实手机号码、虚拟号码和被叫真实手机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第二业务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中的主叫真实手机号码修改为所述虚拟号码,得到第三业务请求,根据第三业务请求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号码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业务平台和第二业务平台;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4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