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632.5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联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件 侧墙 地下管廊 支架 预处理 螺栓 铝模板 施工 地下建筑工程 底板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 防水处理 检修通道 螺栓连接 使用寿命 土方回填 土方开挖 支架安装 基坑 钢筋网 内骨架 拆模 混凝 内壁 划线 晃动 浇筑 养护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内部设有钢筋网且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底板、侧墙以及顶板,之间构成检修通道,侧墙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支架,侧墙在靠近支架的一侧面上设有预埋件,预埋件上设有螺栓,螺栓向外穿过预埋件突出在侧墙外,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于预埋件。施工方法包括前期准备、基础划线定位和土方开挖、基坑底部预处理、地下管廊内骨架的搭建、侧墙铝模板的预处理、模板的搭建、浇筑混凝土、拆模和养护、防水处理、土方回填以及支架的安装。本发明将预埋件与侧墙的铝模板进行固定,在后期浇筑混凝时可以有效的减少预埋件晃动的机率,提高了支架安装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又称为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市政管线或管件设施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目前,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式大多包括: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基坑支护以开挖、地基处理、综合管廊底面防水处理、底板钢筋砼浇筑、墙身及顶板钢筋砼浇筑、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基坑回填、拔钢板桩以及在墙身上安装用于放置市政管线或管件设施的支架。
但是在搭建墙身钢筋架时,一般预埋件是通过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钢筋架,浇筑混凝砼时会对钢筋架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使钢筋架左右或前后晃动,而预埋件也会随之晃动,由此会造成预埋件的端部完全浇筑在混凝土内,后期当操作者需要安装支架时则需要采用榔头等工具将部分混凝土砸开才能寻获安装点,此时不仅支架安装相对麻烦,而且还会影响地下管廊内部美观程度,同时也会减弱墙体的连接强度,从而影响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廊,该地下管廊具有方便安装支架的作用。
一种地下管廊,包括内部设有钢筋网且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底板、侧墙以及顶板,所述底板、侧墙和顶板间构成检修通道,所述侧墙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用于放置市政管线或管件设施的支架,所述侧墙在靠近支架的一侧面上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向外穿过预埋件突出在侧墙外,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预埋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墙的内壁上设置预埋件,而非将预埋件直接固定焊接在钢筋网上,有效的减少了预埋件因混凝土浇筑而左右晃动的机率,从而使得后期操作者在安装支架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埋件在靠近钢筋网的一侧面上设有锚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预埋件与侧墙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使得支架的安装更加的牢固和稳定。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方便了支架的安装,同时提高了支架与侧墙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上述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在施工区域内清理障碍物,根据设计需要分别绑扎浇筑地下管廊的底板、侧墙以及顶板所需的钢筋网待用;
b、基础划线定位和土方开挖:采用白粉进行基础划线处理,定位后经挖掘机开挖土方,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可得到基坑;
c、基坑底部预处理:清除基坑底部杂石和虚土,铺设一层土工布后填铺炉渣和碎石的混合物,经打夯机夯实直至达到基坑设计的标高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联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联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