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风扇及其叶片旋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555.3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清;朱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0 | 分类号: | F04D29/20;F04D29/64;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风扇 及其 叶片 旋转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风扇及其叶片旋转方法,工业风扇包括电机驱动机构、叶片旋转机构和多个叶片;叶片旋转机构包括输入轴齿轮、行星齿轮组、内齿轮和旋转盘,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输入轴齿轮连接,输入轴齿轮设于行星齿轮组中心,行星齿轮组中各行星齿轮分别与输入轴齿轮啮合,内齿轮设于行星齿轮组外周且相互啮合,内齿轮固定于旋转盘上;多个叶片均匀分布于旋转盘的外周。其叶片旋转方法为电机驱动机构输出动力并传送给输入轴齿轮后,带动各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组带动内齿轮转动,再通过旋转盘带动各叶片旋转。本发明利用输入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等配合,一方面起到等同于减速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作为叶片的旋转驱动装置,简化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风扇及其叶片旋转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风扇是指工业车间中用于致冷、降温,、善车间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风扇,在目前的车间环境中,工业风扇大部分吊装于车间上部,风扇叶片直径一般为4~8米,平均一个风扇可送风的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用此种风扇代替车间的单人风扇,降温效果明显,而且相对节电效果明显,人体感觉舒适度较佳,因此近几年受到广大工厂的欢迎和采用。
现有工业风扇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主机与减速箱相联,再通过减速箱的输出轴与风扇的叶片安装盘相联;另一种是采用无刷电机,风扇的叶片直接安装在无刷电机的外壳上。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工业风扇的结构都较复杂,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相对较低的工业风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工业风扇的叶片旋转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风扇,包括电机驱动机构、叶片旋转机构和多个叶片,电机驱动机构与叶片旋转机构相连接,多个叶片分布于叶片旋转机构上;叶片旋转机构包括输入轴齿轮、行星齿轮组、内齿轮和旋转盘,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输入轴齿轮连接,输入轴齿轮设于行星齿轮组中心,行星齿轮组包括多个行星齿轮,各行星齿轮分别与输入轴齿轮啮合,内齿轮设于行星齿轮组外周,各行星齿轮分别与内齿轮啮合,内齿轮固定于旋转盘上;沿旋转盘的圆周方向,多个叶片均匀分布于旋转盘的外周。
所述输入轴齿轮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相连接的齿轮段和转轴段,齿轮段的直径大于转轴段的直径,齿轮段的外周与各行星齿轮啮合,转轴段与电机驱动机构连接。其中,输入轴齿轮承接于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和行星齿轮之间,用于实现将电机驱动机构输出的动力传送至叶片旋转机构中,通过输入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配合,一方面起到等同于减速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作为叶片的旋转驱动装置,从而节省了减速装置的使用,简化风扇结构。同时,采用齿轮形式进行动力传送,其传动精确度较高,可有效减少风扇故障。
所述转轴段的外周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呈圆筒状结构,旋转盘设于第一安装板的外周,且旋转盘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安装板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油封和圆螺母,圆螺母与第一轴承的接触面上还设有第一止退垫圈,用于将旋转盘和第一安装板压紧固定。
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齿轮段的一端还设有行星齿轮固定盘,各行星齿轮中部设有行星齿轮定位轴,行星齿轮定位轴的一端与行星齿轮固定盘连接,行星齿轮定位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行星齿轮连接,行星齿轮固定盘对各行星齿轮起支撑作用,其内侧压紧于第一安装板外周。
所述行星齿轮固定盘与第一安装板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止退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泵用无接触轴封结构
- 下一篇:具有自清洗功能的高温高速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