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0373.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郝海霞;谢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8G18/38;C08G18/75;C08G18/83;C09D5/08;C09D5/18;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合 基于 氨基 硅油 高分子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离子因其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以及4f-4f和5d-4f的有效跃迁,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优点,例如大范围的斯托克斯跃迁,较长的衰减时间,配体结合敏感度以及高转换效率等等。但单个稀土离子存在f-f电子层自然跃迁禁止的现象,造成单个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较弱。然而将有机结构和稀土离子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所以稀土有机荧光配合物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大量的被应用在发光二极管,荧光太阳能电池集中器,化学传感器,成像设备等领域。在众多的稀土离子中,铕离子和铽离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并且它们的配合物能发射色度很纯的红光和绿光。但是稀土有机荧光配合物存在机械加工性能差、耐热性差、成膜性差等不足,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稀土有机荧光配合物的应用。由于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易于成型加工,如果将稀土荧光配合物引入高分子材料基质中既可大大改善前者的不足,又可将高分子材料基质的诸多优点相结合。由此得到的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例如发光强度大,色纯度高,机械加工性能强,易于加工成型,且易于成膜以及较高的热稳定性等,因此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应用广泛,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三氟丙基三甲基环三硅氧烷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氨基氟硅油,之后再与异氰酸酯反应,烘干得到透明,有弹性的高分子膜,研磨之后可得到发光材料粉末。其中含有氟和硅,既可提高该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成膜性又能改善其耐热性,对该发光材料的广泛应用起到深渊的影响。
本发明目的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开环聚合之后的三氟丙基三甲基环三硅氧烷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氨基氟硅油,再与异氰酸酯反应得到高聚物,之后将上述产物和邻菲罗啉与稀土离子络合,最终得到了具有绿色荧光特性的高分子发光材料。这种荧光高分子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其能够较大地吸收紫外线能量,有效地传递给稀土铽离子,从而在544nm(属于稀土铽离子的绿色光)得到波长很强的发射峰。该制备方法采用简单的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为式(Ⅰ),
其中n为链段的重复数,均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结构式的链结中
是该发光材料的单体。异氰酸酯单体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硅烷偶联剂选自: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铽络合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高分子发光材料,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三氟丙基三甲基环三硅氧烷,乙二胺,去离子水将其混合,搅拌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在氮气的保护之下,在温度T1下加热反应t1,后在温度T2下反应t2小时,由此得到氨基氟硅油;其中,温度T1为60~62℃,t1为10~11h,温度T2为100~104℃,t2为1~2h;
(2)称取硅烷偶联剂,将其与上述溶液混合,置于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T3温度下反应t3小时,加热至T4,反应时间为t4;其中,温度T3为60~62℃,t3为4~5h,温度T4为120~124℃,t4为2~3h;
(3)将步骤(2)所得的部分产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在氮气氛围,温度T5下,反应t5小时;其中,温度T5为75~80℃,t5为8~10h;
(4)将步骤(3)所得的产物与邻菲罗啉,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置于反应釜中,滴加氯化铽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在氮气氛围中加热到T6,反应t6小时;其中,温度T6为75~80℃,t6为8~15h;
(5)将步骤(3)所得的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中,在T7温度下干燥t7,经干燥成膜,研钵研磨之后得到粉末材料;其中,温度T7为60~65℃,t7为10~15h;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异氰酸酯单体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