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00MPa级高屈强比热轧高强轻质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198.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韩斌;黄全伟;张剑君;沈继胜;孙宜强;朱万军;刘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06;C22C38/12;C21D8/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屈强比 高强轻质 热轧 过程成本 冷弯性能 生产效率 轧制过程 组合控制 轻质钢 冶炼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热轧高强轻质钢,它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为:C:0.05%~0.20%,Mn:0.50%~2.00%,Si:0.05~0.50%;Al:3.0~8.0%,Nb:0.02~0.10%,P≤0.015%,S≤0.010%,N≤0.008%,Ca:0.0001‑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成分和工艺的组合控制,可以实现轻质钢的高抗拉强度、高屈强比、优秀的冷弯性能,并降低了密度,对冶炼、轧制过程的控制也相对简单,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过程成本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质钢制造领域,具体地指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热轧高强轻质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推进,汽车轻量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汽车材料轻量化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法是通过采用薄规格高强钢来降低钢材的用量,而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降低钢材的密度来降低钢材的重量,从而降低钢材的用量。在第二种方法中,由于Al合金具有密度小、原子半径大的特点,因此Al成为降低密度的关键合金,为了使钢材密度降低4%以上,一般钢中会添加3%以上的Al。同时为了提高钢材的塑性,使钢中含有一定的残余奥氏体,使钢材在变形过程中产生TRIP或者TWIP效应,钢中还添加有较多的Mn、Ni等合金元素。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大量Mn、Ni等合金元素的添加导致这类低密度钢一直在δ铁素体和γ奥氏体两相区轧制,造成钢材的带状组织严重,进而使材料产生各项异性,容易产生冷弯开裂等问题。为了减轻带状组织,这类产品通常需要采用多道次的冷轧及退火,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另一方面,这类钢的屈强比通常较低,一般低于0.80,不能满足高屈强比的用途。
此外,在实现钢材低密度的方法中,也有通过添加6~9%的Al,并降低钢材中的碳至几个PPm级,并添加少量的Mn,采用冷轧、退火的方式来生产厚度0.5~2.0mm的产品,但其抗拉强度550MPa以下,屈强比在0.80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热轧高强轻质钢,它不仅质量轻,而且抗拉强度高、屈强比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热轧高强轻质钢,它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为:C:0.05%~0.20%,Mn:0.50%~2.00%,Si:0.05~0.50%;Al:3.0~8.0%,Nb:0.02~0.10%,P≤0.015%,S≤0.010%,N≤0.008%,Ca:0.0001~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并且,所述轻质钢中的C、Al、Mn、Nb的质量百分数满足0.10≤(15C+0.5Mn)/(Al+10Nb)≤0.40,Mn/Al≤0.25。
本发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艺的作用及机理:
C:碳在钢中起固溶强化作用,或与钢中的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MC细小颗粒,起到析出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钢材的强度。但碳含量过高容易在钢中形成过多的珠光体,降低钢材的屈强比,进而降低钢材的韧性,且碳含量过高,钢中易于形成带状组织,导致钢材的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下降,因此本发明中的C含量选择为0.05%~0.20%,更优选为0.05~0.15%。
Mn:Mn在钢中起固溶强化和稳定奥氏体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钢材的屈强比。含量过低,强化作用太小。Mn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钢中奥氏体含量增多,从而增加钢中珠光体等第二相组织的比例,不利于得到铁素体组织。另外,Mn含量过高也容易导致钢中形成带状组织,导致材料在冷弯成型过程中容易开裂,因此本发明Mn含量为0.50~2.00%。
Al:Al为轻质元素,由于其原子质量小且比铁原子半径大,可有效降低钢材的密度,因此为轻质钢的主要添加元素,Al也是铁素体形成元素,促进钢中铁素体的形成。但Al元素含量过高会形成FeAl间化合物,降低钢材韧性。因此本发明中Al含量为3.0~8.0%,更优选为4.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制备用粉碎机
- 下一篇:用于农配网线路的交流融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