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痛自动麻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9840.3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2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付鑫;梁枫;韩方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叶友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束带 活塞 床体固定 控制器 面罩 呼吸器 床体 电源 电磁铁 第二导电层 第一导电层 供电 报警作用 病人身体 高速转动 管道连通 麻醉药物 向下移动 移动幅度 导体块 蜂鸣器 内层管 外层管 吸入式 旋转轴 液压油 左导体 弹簧 封堵 撕扯 吸附 吸入 摇臂 敲打 渗漏 连通 破损 注射 压迫 阻挡 痛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痛自动麻醉装置,包括床体,床体固定有呼吸器,呼吸器通过管道连通至面罩,床体固定有束带一端,束带另一端固定正在控制器上,控制器固定在床体上;本发明在病人身体移动幅度过大的时候,束带拉动旋转轴高速转动,摇臂因离心力敲打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接触,电源对电磁铁供电,吸附阻挡块向下移动,不再封堵麻醉腔,麻醉罐的药品经过管道和面罩被患者吸入进行麻醉;采用无痛式吸入式麻醉,相比较注射麻醉药物,减轻病人痛苦;当患者暴力撕扯管道导致管道破损的时候,由于外层管以及内层管之间的液压油渗漏,活塞受到的压力降低,第二弹簧压迫活塞连通左导体块和右导体块,电源对蜂鸣器供电,起到报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痛自动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精神状况不稳定或者需要进行较大创口手术的时候需要进行麻醉,一方面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护理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麻醉剂量未必达到完全麻醉,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实时监控并在需要的时候输入麻醉药品。
在公开号为CN201847986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自动麻醉装置,用于向对象体内输入麻醉剂以实现麻醉过程,其包括:麻醉剂注射执行单元,用于向对象体内注射入麻醉剂,其中所述麻醉剂为异丙酚;控制单元,与所述麻醉剂注射执行单元电学地连接,用于根据外部输入利用预设的参数来控制异丙酚的给药速度和给药量;输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学地相连接,用于由操作者输入麻醉模式选择与对象体重、和/或由其输入麻醉剂的靶浓度,和/或启动或停止麻醉剂输入进程;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成,对于人流手术模式,使得在维持阶段血液中异丙酚的靶浓度C为基本恒定的值,且使得异丙酚的外部输注速度为P=a0^Wt^C目标其中,彻为常数,Wt为对象的体重,以及选择所述靶浓度C目标为2.17μg/ml-4.38μg/ml范围中的值。但是本方案依赖电子元件集成系统实现,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注射麻醉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程度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痛自动麻醉装置,不仅能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药,同时还能做到无痛。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痛自动麻醉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固定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通过管道连通至面罩,所述床体固定有束带一端,所述束带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床体上;
所述呼吸器设有氧气罐和麻醉罐,所述氧气罐和麻醉罐分别连通控制阀的空气腔和麻醉腔,所述麻醉腔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铁质阻挡块,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用于抵接阻挡块的第一弹簧,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电磁铁,所述空气腔和麻醉腔连通至管道;
所述管道设有外层管,所述外层管与其内部的内层管组成空腔,所述外层管设有连通空腔的漏液报警器,所述内层管内部设有纵剖面为工字形支撑架,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罐装有液压油;
所述漏液报警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插接有导体活塞,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抵接活塞的第二弹簧,所述套筒开口处侧壁嵌设有左导体块和右导体块;
所述控制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壁固定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内壁均匀分布的胶粒胶合第二导电层,所述壳体中部贯穿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壁铰接有摇臂,所述摇臂中部通过第三弹簧连接至旋转轴表面,所述旋转轴通过卷簧固定至壳体内壁,所述卷簧压迫旋转轴缠绕束带保持绷紧状态;
所述左导体块、右导体块以及电源与蜂鸣器串联,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电源与电磁铁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弹簧为均径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束带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铝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高纯氧化铝的方法
- 下一篇:制动能量回收率的评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