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羽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8297.5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毛军;陈红霞;陆鹏;丁可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9/00 | 分类号: | D06M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羽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羽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首先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制备得到天然抗菌微胶囊助剂,然后对羽绒制品进行预氧化改性,最后将抗菌微胶囊助剂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酶促交联反应接枝到羽绒制品上,从而实现使得羽绒制品具有长效、环保、广谱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羽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羽绒制品以其优异的轻质保暖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无论是在服装还是家纺领域,羽绒服、羽绒被、羽绒枕等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大,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羽绒原来为鸭绒和鹅绒,二者都属于蛋白质纤维,是细菌和霉菌的天然营养物质,极易滋生细菌,尤其是一些面料为了获得较好的防钻绒性能,都采用高支高密的方式,辅以特殊的后整理技术,降低面料的透气性能,而细菌通常都是厌氧型,因此在透气性较差的环境中,细菌更加容易滋生。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品的抗菌抑菌性能,因此在羽绒制品领域也出现一些羽绒抗菌抑菌技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抗菌抑菌羽绒产品的研发。
CN103882723A公开了一种采用浸轧含有栽银纳米抗菌剂的溶液的方法;CN105862434A公开一种用浸渍或喷洒甲壳素溶液的方法,利用天然抗菌物质甲壳素的抗菌性来制得抗菌抑菌羽绒纤维。现有的抗菌抑菌羽绒技术大都是利用浸渍货喷洒的方法将抗菌剂处理在羽绒纤维表面,该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赋予羽绒一定的抗菌性能,但是由于羽绒纤维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拒水结构层,使得这类抗菌剂无法浸透到羽绒纤维内部,抗菌羽绒的耐洗性和长效性极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N104947209A公开了一种利用粘合剂将甲壳素和纳米二氧化钛整理到羽绒纤维上,该方法是羽绒纤维能够得到长久的抗菌抑菌效果,但是经过粘合剂的处理后羽绒制品的蓬松度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羽绒产品的保暖度和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菌羽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首先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制备得到天然抗菌纳米微胶囊助剂,然后对羽绒制品进行预氧化改性,最后将抗菌微胶囊助剂采用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酶促交联反应接枝到羽绒制品上,从而实现使得羽绒制品具有长效、环保、广谱的抗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羽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羽绒的清洗,将羽绒、水和脱脂剂混合,进行水洗;
步骤2,羽绒的预氧化,将步骤1水洗后的羽绒、水和氧化剂混合,进行预氧化;
步骤3,抗菌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和分散,将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提取液或精油利用复相乳液法制备抗菌纳米微胶囊,再将抗菌纳米微胶囊制成分散液;
步骤4,羽绒的交联,将步骤2预氧化后的羽绒、步骤3所得分散液、水和谷氨酰胺转氨酶混合混合,进行反应,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1中水和羽绒的质量比为1:40~60,脱脂剂的用量为3~5g/L,水洗时间为30min、温度为30~50℃。
进一步地,所述脱脂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式聚醚、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烷基醇酰胺或烷基糖苷1618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2中水和羽绒的质量比为1:20~40,氧化剂的用量为1~2g/L,预氧化时间为30min、温度为20~25℃、pH为3.5。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剂为H2O2。
进一步地,步骤3中抗菌纳米微胶囊的壁材选自酪蛋白、明胶、大豆蛋白或乳清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