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897.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洪斌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排气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尤其应用在旅居房车及商务车上,属于旅居房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行业尤其是特种车辆的房车行业,在车辆中为生活用水加热的方式通常是:电热式、燃气式,还有车辆自带的发电机也可以为用水加热,以及太阳能电池组等加热装置,鉴于车辆内部空间和能源供给均十分有限,如能够方便的获取额外的能源供给车辆使用,无疑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车辆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房车热水器和房车淋浴系统”(CN 203902440 U)专利,该专利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A:专利文件不能判定所述排气管是原车部件还是热水器的部件,如果是原车部件则独权所述的必要技术特征的生产实现比较困难,工艺很不合理并且很不经济;B:根据从权5判定,“多个水管段环绕所述排气管分布……”意味着一定数量的水管段位于排气管下方,增加了水管段被路面碎石击中或路面杂物撞击损坏的可能,并且水管段之间的连接关系没有公开;C:专利文件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数量较少,公开不完全,因此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通过具体实施例简单直观、无需创造、毋庸置疑的理解、掌握、实施该专利,仍需技术人员对所述的技术特征进行二次创造性组合评估、实验论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上方外壁或上方及侧面外壁设置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相对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散热器,所述集热管与散热器由A管道和B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连通设有传热介质加注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设置于车辆清水箱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管为整根形式外周跟随排气管外壁蜿蜒固定设置,所述集热管两端还设有两个热流集束元件,所述热流集束元件为内部空腔,空腔一端设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口,该接口分别与集热管两端连通,接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接口,该接口分别管道连通,所述集热管、A管道、B管道、散热器外部包覆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至少设置一根通气管,所述传热介质加注口下部设有介质存储仓罐。
进一步的:所述A管道上设有一台循环泵,或者:所述A管道和B管道上各设有一台循环泵,所述散热器为S形状的管道,该管道构成散热平面,所述集热管或A管道或B管道上设有电磁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平面相邻位置,垂直设有第二散热平面,散热平面与第二散热平面连通,散热平面和第二散热平面与A管道、B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平面相邻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三散热平面,散热平面、第二散热平面、第三散热平面互相连通,第二散热平面和第三散热平面与A管道、B管道连通。
一种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上方外壁或上方及侧面外壁设置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相对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散热器,所述集热管与散热器由A管道和B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连通设有传热介质加注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为暖风散热器,该散热器上设有暖风风扇。
一种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上方外壁或上方及侧面外壁设置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相对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散热器,所述集热管与散热器由A管道和B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传热介质加注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管为整根形式外周跟随排气管外壁蜿蜒固定设置,所述集热管两端还设有两个热流集束元件,所述热流集束元件为内部空腔,空腔一端设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口,该接口分别与集热管两端连通,接口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接口,该接口分别管道连通,所述集热管、A管道、B管道、散热器外部包覆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至少设置一根通气管,所述传热介质加注口下部设有介质存储仓罐。
进一步的:所述A管道上设有一台循环泵,或者:所述A管道和B管道上各设有一台循环泵,所述散热器为S形状的管道,该管道构成散热平面,所述集热管或A管道或B管道上设有电磁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洪斌,未经马洪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层复合式连续贴条滴灌带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具有辅助胶囊的定型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