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一体式化锌锅及其浇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139.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成民;钱德懋;周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埔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2C33/06;B22C9/06;B22C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体式 化锌锅 及其 浇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镀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品质一体式化锌锅及其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锌防腐是现阶段钢材保持耐久使用的主要方法,锌锅是热镀锌机组的主体设备。熔化并保持有一定的锌液,当带钢通过锌锅时,处于熔融状态的锌被镀到带钢表面,从而完成热镀锌工艺过程。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00230349.3,公开了一种热浸镀锌锅,该热浸镀锌锅通过设置一层非金属导热防锌腐板,提高了锌锅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在锅外侧与火焰入口接触处的锅体上贴敷一层非金属导热簿板,提高了锌锅的导热性能,但是该锌锅结构相对复杂,安装不方便,所述防锌腐板和非金属导热簿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导致脱落,维修时费用高,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0920296904,公开了一种带有内倒角的预制组合型陶瓷锌锅,该锌锅为斗状,从外到内含有钢板外壳、浇注料层和预制耐火砖砌筑内壳,所述的耐火砖砌筑内壳的内表面和地面为倒角面过渡,该倒角面与锌锅内底面的夹角为α。该陶瓷锌锅的结构在提取锌渣方面有所改进,但是该锌锅从外到内含有钢板外壳、浇注料层和预制耐火砖砌筑内壳,加工成本高,锌容量小,影响工作效率。
现有传统镀锌锅对工件进行热镀锌,在作业的过程中,因为锌熔点为 419.5℃,高温的锌液不断的冲刷镀锌锅的钢板,对钢板造成腐蚀,形成锌渣、锌灰,影响锌的利用率;存在除渣不方便,即使采用局部加热方式,使锌渣产生局部熔化,熔锌出现一个空隔的空间,释放了锌渣在锌锅底部的结合应力,便于进一步清理,但是也需要投入清理的费用、时间、停产损失,对持续生产影响巨大。
镀锌角钢在镀锌时锌锅底部锌渣铸锅处理,如果在清理锌渣的过程中,位于锌锅底部的锌渣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甚至没有在锌渣处在软化状态下及时插入闸板将其分段,等到锌渣凝固时,就会出现锌渣铸锅的现象。一旦出现锌渣铸锅,将导致锌锅底部锌渣的清理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清洗、耐高温、防腐蚀、传热性能良好、寿命长、避免锌渣铸锅现象的高品质化锌锅及其一体成型的独特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锌锅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品质一体式化锌锅,以解决现有锌锅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困难、除锌渣费时费钱、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欠佳、传热性能差、寿命短,会出现锌渣铸锅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高品质一体式化锌锅,包括锅底、锅壁和锅边,所述锅底为圆角圆底;所述化锌锅直径为1500-2200mm;所述化锌锅内径为1000-1500mm;所述化锌锅深度为850-950mm。
作为优选,所述化锌锅直径为1800mm;所述化锌锅内径为1200mm;所述化锌锅深度为890mm。
作为优选,所述化锌锅加工物料包括铸造生铁1300-1340kg、回炉料 420-460kg、废钢420-460kg、孕育粉9-13kg和65锰铁4-6kg;所述孕育粉为75硅铁、含锶硅铁、含钡硅铁、含锆硅铁、稀土孕育剂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铸造生铁为1320kg;所述铸造生铁型号为Z14、Z18、 Z22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回炉料为440kg;所述废钢为440kg。
进一步的,所述孕育粉为11kg;所述65锰铁为5k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体式化锌锅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用230-260块红松,采纳传统古建筑木工契合工艺,块块相契,相互固定,契成锅底模型。
2)上述锅底模型经放样,用四个骨架契成圆弧状锅壁,用一层层红松堆接加固,共用22-26层红松围固而成,块块相契,相互固定,契成一体式锅底锅壁模型。
3)将锅边用夹板,分两层交错连接,锅边上面贴10mm钢板,将锅边与锅壁连在一起,形成一体式化锌锅模具。
4)向一体式化锌锅模具中加入铸造生铁1300-1340kg、回炉料 420-460kg、废钢420-460kg、孕育粉9-13kg和65锰铁4-6kg进行熔炼,浇注温度为1300-1380℃,浇注时间为200-260s。
5)浇注完成后,开箱、检验、产品合格后入库。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红松为245块。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用一层层红松堆接加固,共用24层红松围固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埔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埔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