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茶叶中杀菌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126.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怀翔;赵华芝;孔玉萍;严章飞;方栋;张强;段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14;G01N30/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茶叶 杀菌剂 样品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茶叶中杀菌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粉碎后与乙腈混匀,超声,离心取乙腈层,用水清洗沉淀,再离心取水层,合并乙腈层和水层并过滤取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吸附剂,震荡,离心取吸附剂,用甲醇涡旋解析,取解析液,用氮气吹干后,再用甲醇溶解得到样品溶液。本发明预处理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步骤少,误差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品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茶叶中杀菌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茶叶几乎遍布每家每户,随着茶叶的批量种植的,不可避免的使用杀菌剂,达到防病杀虫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作用。但是随着杀菌剂的使用茶叶上会有杀菌剂残留,危害人们的健康。为了监控茶叶的杀菌剂残留,目前出现了多种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但是均需要对茶叶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行检测。
由于杀菌剂检测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形态多样、待测组分含量低,并且茶叶的成分较多,会影响杀菌剂的检测,故样品预处理一般时间较长,步骤较多,导致样品预处理误差较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茶叶中杀菌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本发明预处理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步骤少,误差低,本发明的检测结果重复性好,RSD为1.54%,准确度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茶叶中杀菌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粉碎后与乙腈混匀,超声,离心取乙腈层,用水清洗沉淀,再离心取水层,合并乙腈层和水层并过滤取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吸附剂,震荡,离心取吸附剂,用甲醇涡旋解析,取解析液,用氮气吹干后,再用甲醇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粉碎后与乙腈混匀,超声20-30min,离心 15-20min取乙腈层,用水清洗沉淀2-3次,再离心15-20min取水层,合并乙腈层和水层并过滤取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吸附剂,震荡25-35min,离心8-12min 取吸附剂,用甲醇涡旋解析4-5次,每次解析2-3min,合并解析液,用氮气吹干后,再用甲醇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优选地,离心的速度为4000-6000r/min。
优选地,每次清洗沉淀的用水量相同,每次涡旋解析的甲醇用量相同。
优选地,吸附剂为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其中,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1-0.2。
优选地,茶叶和乙腈的重量体积(g/ml)比为10:2-3。
优选地,茶叶和水的重量体积(g/ml)比为20:2-3。
优选地,吸附剂和滤液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01-0.02:50。
优选地,吸附剂和涡旋解析用甲醇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01-0.02:8-10。
优选地,茶叶和溶解用甲醇的重量体积(g/ml)比为40:0.1-0.2。
上述水均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先用少量的乙腈提取茶叶中的成分和待测物,并用水清洗离心沉淀减少茶叶中待测物的残留,减少误差,减少乙腈和水的用量;过滤去除不溶物、细胞壁等杂质,再加入吸附剂吸附滤液中的待测物,并通过少量甲醇解析待测物,从而大大缩短提取浓缩的步骤,减少溶剂的用量,可以将微量待测物富集得到样品溶液,以便后期检测;选用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复配作为吸附剂,可以选择性的吸附待测物,大大降低了茶叶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减少检测误差,并且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复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大大缩短预处理的时间,并使得待测物被完全吸附,减少样品配制的误差,从而在减少溶剂用量、缩短预处理时间的同时,降低样品预处理带来的误差;选用合适的溶剂、吸附剂和合适的预处理参数,可以进一步降低误差;本发明的检测结果重复性好,RSD 为1.54%,准确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