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嘉定白蒜组培鳞茎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9744.0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郏颖杰;郏惠彪;高畅;杨飞;李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和蔬果种苗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嘉定 白蒜组培 鳞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尤其是指嘉定白蒜组培鳞茎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曾经是我国出口历史长、出口量大的重要农产品。其中,嘉定白蒜闻名遐迩,其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市场以其色泽白、蒜头肥大、肉质脆嫩、辛辣味浓、耐久储存等独有的特点,曾为当地农民的增产创收发挥重要作用。大蒜是百合科葱属的一种无性繁殖作物,生产栽培主要用鳞茎作为繁殖材料。这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繁殖器官也是产品器官,栽培成本高。而且病毒等病原物极易通过种蒜积累和传播,对大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近二十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大蒜的种子和出口每况愈下。其中除种植结构调整,农民种植效益驱动外,品种退化,蒜头质量下降,符合出口标准的蒜头比例低是根本原因。随着大蒜种植面积集中,受连作种植留种因素影响,大蒜感染病毒呈现逐代积累趋势,造成品种急剧退化。显然传统留种方式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已不足以抵御病毒病危害和持续发挥大蒜的品种优势,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回复和改良大蒜的种性刻不容缓。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238122A公开了一种大蒜脱毒组培苗的培养基,是以B5、MS基础培养基辅以高浓度6BA、NAA以及PH值5.6-6.0等因素,研究适合玉林大蒜的组培培养,其中只涉及出芽数和出芽率的实验统计,并未涉及大蒜鳞茎快繁研究。而大蒜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是大蒜脱毒苗工厂化生产应用的关键,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不足40%,但我们培养的组培脱毒鳞茎球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发明重点在脱毒大蒜组培快繁鳞茎技术的生产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号95116060.5 公开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无病毒种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MS基础培养基,鳞茎形成要求在4℃温度下无菌预处理2个月,制冷成本高,生产操作指导性不强。本发明重点在MS改良后大量元素、钙盐等减量控制、在温度18-20℃的适宜环境下,节约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嘉定白蒜组培鳞茎快繁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嘉定白蒜进行工厂化离体快繁。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嘉定白蒜的培养基。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嘉定白蒜组培鳞茎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脱毒无菌苗的建立、试管苗的繁殖、生根培养和移栽,其中:采用鳞茎生根培养,所述的鳞茎生根培养是将试管苗单株按株高3-4cm、茎粗0.2-0.4cm的标准,切除枯萎黄化老叶,转接到鳞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温度16℃-22℃,光照强度500-800lux,湿度50%-60%,培养50天至植株叶片部分完全枯萎,得到组培脱毒鳞茎,其球鳞茎内部叶片组织消失,鳞茎球长实,大小0.6-0.8cm,形成肉质大蒜,根长4-6cm;所述的鳞茎生根培养基(JD-3)为MS+附加6-BA 0-1.0mg/L、KT 0-0.2 mg/L、ZT 0-0.05 mg/L 、NAA 0-0.2mg/L、白砂糖100g/L+琼脂5.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和蔬果种苗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惠和蔬果种苗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9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冲压素材放置钢架柜
- 下一篇:齿轮叠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