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9091.6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徐军;华军杰;顾利芬;何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46 | 分类号: | A61K31/546;A61K47/26;A61K47/18;A61K47/02;A61K47/28;A61K31/431;A61K9/19;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头孢 哌酮钠 唑巴坦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焦亚硫酸钠和甘氨酸组成的稳定剂,吐温80、胆固醇作为乳化剂,去氧胆酸钠作为助乳化剂,海藻糖作为冻干支持剂,有效地提高了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在制备和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制剂溶解快速,不产生结晶和浑浊现象,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广谱半合成头孢菌素,能对抗多种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作用。然而,头孢哌酮易被β-内酰胺酶破坏,失去药效。
目前,为了抑制此类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除了开发能抵抗酶水解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还发展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组合物。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组合不但增强了抗生素的活性,还增大了其抗菌谱,提高了对感染的治疗效果。他唑巴坦为一种不可逆竞争型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自身无抗菌活性,但具有强效的抑酶作用,与头孢哌酮合用可增强其药效并延长其作用时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复方于2003获批准上市。由于头孢派酮钠的稳定性较差,为保证在有效期内产品合格,必须在干燥冷处保存。在与他唑巴坦钠组合成复方后,稳定性并没得到改善。这是头孢哌酮钠所有复方制剂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并且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合物,其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头孢哌酮钠 4-8份;
他唑巴坦钠 1份;
吐温80 5-15份 ;
胆固醇 2-5份 ;
去氧胆酸钠 1-5份 ;
焦亚硫酸钠 2-5份;
甘氨酸 5-10份;
海藻糖 5-20份。
本发明采用焦亚硫酸钠和甘氨酸组成的稳定剂,吐温80、胆固醇作为乳化剂,去氧胆酸钠作为助乳化剂,海藻糖作为冻干支持剂,有效地提高了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在制备和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制剂溶解快速,不产生结晶和浑浊现象,保证了临床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吐温80、胆固醇、去氧胆酸钠、焦亚硫酸钠、甘氨酸用注射用水溶剂,然后加入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混合均匀,90℃水浴加热搅拌至熔融状态;
步骤(2)将上述液体保温70-90℃条件下采用组织捣碎器剪切搅拌10min,转速 15000r/min,得初乳液,再经高压乳匀机循环乳化4次,得乳化液;
步骤(3)向乳化液中加入海藻糖,溶解后过滤分装,冷冻干燥,得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混悬粉针剂。
具体实施方式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100g
他唑巴坦钠 25g
吐温80 15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9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杆机构智能化婴儿摇床
- 下一篇:一种自动泡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