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8855.X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宋伟华;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L51/06;C08K5/134;C08K5/526;C08K7/14;C08J9/10;C08J5/04;C08J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内饰件 发泡 制备 聚丙烯 无碱长玻璃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 汽车轻量化 材料性能 产品机械 电动工具 电子电器 减轻材料 发泡剂 光稳剂 抗氧剂 内饰件 相容剂 增韧剂 重量份 可用 应用 保证 | ||
1.一种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组成:聚丙烯40~80份,高密度聚乙烯5~10份,增韧剂0~15份,无碱长玻璃纤维10~30份,相容剂3~8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0~0.5份,抗氧剂0.2~0.5份,发泡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在230℃×2.16kg的条件下,其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其中聚丙烯的结晶度为5~25%、乙烯含量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其接枝率为1.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受阻酚和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亚磷酸盐和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为180~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发泡汽车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比例将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增韧剂、相容剂、光稳剂和抗氧剂,放入高混机中混合3~5分钟;
(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挤出,将无碱长玻璃纤维从玻纤口加入,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在180~230℃范围内;
(3)挤出条通过循环水槽冷却至室温,经过吹风机干燥后进入切粒机造粒;
(4)将步骤(3)得到的粒子,与按照上述比例的发泡剂在高速搅拌机上进行混合;
(5)将步骤(4)混合好的粒子加到注塑机中,在发泡剂活化温度范围内进行微发泡注塑成型,注塑温度为180~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8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