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062.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年;杨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刘小静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制 小麦 多重 易位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该育种方法包括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育种步骤为:a)川麦62与易位系品种杂交,得到杂种F1;b)杂种F1与川麦62进行回交,得到杂种BC1F1;c)杂种BC1F1自交,选育得到多重易位系;以川麦62的5BS·7BS和5BL·7BL易位染色体为载体进行多重染色体聚合,并且在多重染色体聚合过程中诱导出新的易位染色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通过小麦品种川麦62中的5BS.7BS和5BL.7BL双重易位染色体作为载体进行多重易位系的选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的安全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培育突破性新品种作为小麦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小麦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系)的培育具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1-5],双重或多重易位系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或优异的农艺性状等特性,能够用于小麦育种改良。如:小麦-黑麦-簇毛麦纯合双重易位系(1RS·1BL,6VS·6AL)和小麦-黑麦-簇毛麦纯合三重易位系(1RS·7DS,1BL·7DL, 6VS·6AL)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白粉病抗性[1-3];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6VS·6AL,6AL·6AS-6US)育性优良且抗白粉病[4];小麦-黑麦- 长穗偃麦草双重易位系(1RS·1BL,7DL-7Ai)抗性好、耐旱、产量高[5]。然而,真正利用多重易位系培育小麦新品种(系)的报道甚少。Belan I A等[5] 报道称小麦-黑麦-长穗偃麦草双重易位系Lutescens 242/97-2-10已在俄罗斯登记命名为春小麦品种Omskaya 41进入品种试验。除Belan等的报道以外,目前未见其他报道。这说明:现有的创制或培育的多重易位系材料很难用于小麦育种改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来创制多重易位系,以培育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创制或培育的多重易位系材料很难用于小麦育种改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通过小麦品种川麦62中的5BS.7BS和5BL.7BL双重易位染色体作为载体进行多重易位系的选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育种步骤为:
a)川麦62与易位系品种杂交,得到杂种F1;
b)杂种F1与川麦62进行回交,得到杂种BC1F1;
c)杂种BC1F1自交,选育得到多重易位系;
以川麦62的5BS·7BS和5BL·7BL易位染色体为载体进行多重染色体聚合,并且在多重染色体聚合过程中诱导出新的易位染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通过小麦品种川麦62中的5BS.7BS和5BL.7BL双重易位染色体作为载体进行多重易位系的选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育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育种流程图。
一种创制小麦多重易位系的育种方法,育种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制丝初始工艺参数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液提盐工艺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