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分类科普教学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3562.2 | 申请日: | 2017-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褚祝杰;王文拿;张洪达;周安;梁河;李拓;姚爽;向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分类 科普 教学 一体机 | ||
1.一种垃圾分类科普教学一体机,其组成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体(1)的前面开有凹槽Ⅰ(2)与凹槽Ⅱ(3),所述的凹槽Ⅰ(2)的上顶面与水平呈钝角,所述的凹槽Ⅰ(2)的下方设置下存储仓Ⅰ(4),所述的下存储仓Ⅰ(4)的上顶面开有组Ⅰ垃圾投掷口(5),所述的组Ⅰ垃圾投掷口(5)与凹槽Ⅰ(2)的上顶面之间设置触摸显示屏Ⅰ(6),所述的触摸显示屏Ⅰ(6)与水平呈锐角设置,所述的下存储仓Ⅰ(4)设置门Ⅰ,所述的门Ⅰ上设置钥匙孔Ⅰ(7),
所述的凹槽Ⅱ(3)的上顶面与水平呈钝角,所述的凹槽Ⅱ(3)的下方设置下存储仓Ⅱ(9),所述的下存储仓Ⅱ(9)的上顶面开有组Ⅱ垃圾投掷口(10),所述的组Ⅱ垃圾投掷口(10)与凹槽Ⅱ(3)的上顶面之间设置触摸显示屏Ⅱ(11),所述的触摸显示屏Ⅱ(11)与水平呈锐角设置,所述的下存储仓Ⅱ(9)设置门Ⅱ,所述的门Ⅱ上设置钥匙孔Ⅱ(12);
所述的外壳体(1)的上端设置上存储仓(13),所述的上存储仓(13)连通取放口(8),所述的上存储仓(13)与下存储仓Ⅰ(4)、下存储仓Ⅱ(9)均连通;
所述的上存储仓(13)的顶面开有通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科普教学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组Ⅰ垃圾投掷口(5)的每一个口均设置在一个长方形箱体(15)上,每个所述的长方形箱体(15)的底端分别设置挡板(16),所述的长方形箱体(15)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射频卡感应模块(17),所述的射频卡感应模块(17)连接数据线(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科普教学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射频卡感应模块(17)通过SPI总线接收单片机芯片U1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31号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按钮开关KEY_M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3.3,所述的按钮开关KEY_M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66号引脚连接连接电阻R12的一端,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48号引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芯片U1的6号引脚、两个二极管D1的一端,两个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38号引脚连接电容C8的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81号引脚连接电容C10的一端,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25号引脚连接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39号引脚连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3.3,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37号引脚连接电容C18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71号引脚连接工作电压VCC3.3,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29号引脚连接晶振Y3的3号端与电容C24的一端,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30号引脚连接晶振Y3的1号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晶振Y3的2号端与接地端,所述的晶振Y3的4号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58号引脚与单片机芯片U1的148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35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26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13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02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90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71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61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22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4号引脚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72号引脚与单片机芯片U1的159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49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36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27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03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91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82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72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62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49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36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23号引脚、单片机芯片U1的15号引脚连接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9号引脚连接晶振Y2的1号端与电容C23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10号引脚连接晶振Y2的2号端与电容C2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3的另一端与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后在连接工作电压VCC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35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