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634.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88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吕欣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变换器 | ||
一种直流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主变压器、输出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连接成半桥电路,初级侧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半桥电路两桥臂中点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50%占空比方波信号、第一驱动器及依次连接的50%占空比方波信号、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变压器的第一输入驱动绕组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变压器的第一输出驱动绕组、第二输出驱动绕组分别控制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的通断。本发明以50%占空比信号驱动功率管来控制电路,电路简单可靠,性价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尤其是一种直流变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直流变换器需要采用专门的PWM控制芯片来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且正激类变换器的输出电路中还需要有滤波电感Lo,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性价比且结构简单的直流变换器。
一种直流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主变压器、输出电路,输入电路为半桥电路,第一桥臂上串联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二桥臂上串联有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主变压器的初级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桥臂的中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桥臂的中点连接,主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还包括控制电路、第一驱动变压器,第一驱动变压器包括第一输入驱动绕组、第一输出驱动绕组、第二输出驱动绕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50%占空比方波信号、第一驱动器及依次连接的50%占空比方波信号、第二驱动器,第一输入驱动绕组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一输出驱动绕组、第二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驱动绕组控制第一功率管的通断,第二输出驱动绕组控制第二功率管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入驱动绕组连接。
优选地:第一驱动变压器还包括第三输出驱动绕组、第四输出驱动绕组,输出电路包括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主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包括第一次级侧绕组、第二次级侧绕组,所述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一次级侧绕组、第二次级侧绕组连接成中心抽头式全波整流电路,所述第三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三功率管的通断,第四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四功率管的通断。
优选地:第一驱动变压器还包括第五输出驱动绕组、第六输出驱动绕组,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连接成全桥整流电路,第一次级侧绕组、第二次级侧绕组串联,所述串联绕组的两端与全桥整流电路连接,第五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五功率管的通断,第六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六功率管的通断。
优选地:第一驱动变压器还包括第五输出驱动绕组、第六输出驱动绕组,主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还包括第三次级侧绕组、第四次级侧绕组,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所述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三次级侧绕组、第四次级侧绕组连接成中心抽头式全波整流电路,第五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五功率管的通断,第六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六功率管的通断。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驱动变压器,所述第二驱动变压器包括第二输入驱动绕组、第五输出驱动绕组、第六输出驱动绕组,所述第二输入驱动绕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主变压器的次级侧绕组还包括第三次级侧绕组、第四次级侧绕组,所述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三次级侧绕组、第四次级侧绕组连接成中心抽头式全波整流电路,第五输出驱动绕组与输出电路连接并控制第五功率管的通断,第六输出驱动绕组控制第六功率管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