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增益音频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385.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韦炳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炳伦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H03F1/34;H03G3/30;H03G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 代理人: | 兰如康 |
地址: | 53061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增益 音频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音频放大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增益音频放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音频放大器,电路复杂,所用元器件众多,成本高,设计难度大。放大电路中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都是非线性元器件,是放大电路中产生非线性失真的根源,每增加一个非线性元器件,就有可能加大非线性失真,引入负反馈虽可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放大电路中尽量少用非线性元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放大器增益要足够大;二是非线性失真要尽量小些,在不加负反馈或只加少量的负反馈时,谐波失真系数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要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很难,通常放大电路都比较复杂。
现有的晶体管音频放大器多用共射极放大电路来担任电压放大,共射电路通频带窄,一般采用大环路深度负反馈来减小失真,展宽频带;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有坚固耐用,体积小,重量轻放大率高等优点,其缺点是工作特性不稳定,易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失真甚至失控。解决办法之一是采用深度负反馈,深度的负反馈可大幅度减少了失真,所以晶体管机很容易获得高超的技术参数,但加大环路深度负反馈后,很容易产生自激和瞬态互调失真,使音质变差,从这方面来说又希望不加负反馈或只加少量的负反馈。
放大器的增益越大,失真度就越高。现有的音频放大器总增益是固定不变的,播放时通过音量电位器衰减被放大的信号来取得所需音量,因此,不管是大音量还是小音量,放大器总增益是固定不变的,即使用小音量播放失真度也不会减小,若能在播放小音量时降低放大器的增益,失真度无疑会减小,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用小音量在安静的环境下听音乐,此时人耳对失真比较敏感,对音质的要求比较高;而使用大音量大多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对音质的要求反而不是很苛刻,失真度大一些也能接受,显然,音量小增益低、音量大时增益高才适合实际需要,现有音频放大器固定的总增益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晶体三极管共基极放大器、场效应管共栅极放大器、电子管共栅极放大器亦频宽很大,频率特性是三种基本组态中最好的,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直流电流增益接近1,输出电流近似等于输入电流,故称这种工作组态为电流跟随器,良好的频率特性和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使它能制作出优质的放大器,但至今一直不见电流跟随器单独用来做低频放大器,低频电路中用得最多的是渥尔曼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没有电流放大作用,输出阻抗很高,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很小,会使输入信号严重衰减,不适合作为电压放大器,但它的频宽很大,因此通常用来做宽频、高频放大器或电流缓冲器,各种教科书及各类书籍对晶体管共基极放大器、场效应管及电子管共栅极放大器的评价基本如此。如科学出版社出版周南生译[日]铃木雅臣所著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上册),该书作者在第6章拓宽频率特性(第113页)中写道:“对于共基极放大电路,由于设计上输入阻抗低,所以是难于使用的电路。……可以作为高频放大器来使用。”第6.4.4节(第126页):“直接输入到发射极方式的共基电路,由于电路的输入阻抗为数欧那样低的值,所以它通常是难于使用的。为此,除了在高频范围,不再使用这个电路。”该书(下册) 第6章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第110页)对场效应管的描述:“栅极接地放大电路与双极晶体管电路的基极接地放大电路相当,在设计上由于输入阻抗低,所以应用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它的重要特点是频率特性好,所以用作为高频电路的放大器。”第6.3.8节(第123页):“栅极接地电路由于良好的频率特性经常用于高频电路。……由于输入阻抗低,在低频电路中应用有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增益音频放大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对音频电路中的电压进行放大,使得电压增益可以随意调节,解决现有音频放大器中频带窄和频率特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变增益音频放大器,包括电阻R1、电流跟随器和增益控制器;所述电阻R1为用于增大电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
所述电流跟随器为晶体三极管共基极放大器;
所述增益控制器包括输入阻抗控制器、输入电流控制器和输出阻抗控制器;
所述输入阻抗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1;
所述输入电流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2和电阻R2,其中电位器RP2的一端与输入电流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外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输入电流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另外一端与电流跟随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阻抗控制器包括电位器RP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炳伦,未经韦炳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函数展开的核自适应滤波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