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保障有效性的评价光传送网抗毁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6862.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郝明;贾德宇;李传良;杜晓伟;张涛;唐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B10/077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保障 有效性 评价 传送 网抗毁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光传送网抗毁性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保障有效性的评价光传送网抗毁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上传送的业务状态可分为正常工作状态集、影响状态集和中断状态集,正常工作状态为光传送网上传送的业务所经过链路、节点均未被毁,源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正常提供,该业务所处的状态称为正常工作状态,对应的业务称为正常工作业务;影响状态为光传送网上传送的业务所经过链路、节点被毁,造成业务不能正常传输,由于采用了抗毁策略,使得业务通过其他路由传到目的节点,将该业务所处的状态称为影响状态,对应的业务称为影响业务;中断状态:光传送网上传送的业务所经过链路、节点被毁,由于没有采用抗毁策略获采用了抗毁策略仍然不能恢复所传输的业务,将这种业务所处的状态称为中断状态,对应的业务称为中断业务。
当前光传送网抗毁性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定义的指标一般都考虑网络拓扑的特性,较少考虑承载业务的特性;(2)网络抗毁性评价方法数据源获取相当困难,部分文献采用了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等方法,给网络评估带来主观影响;(3)在进行评价时,考虑较多的是故障对网络造成的实际影响,反映故障对网络造成潜在影响指标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评价方向全面,评价结果明确的基于保障有效性的评价光传送网抗毁性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保障有效性的评价光传送网抗毁性的方法,包括两个综合测度指标:保障失效指数和保障影响指数,所述保障失效指数是从业务损失的角度测度光传送网保障有效性的指标,评价业务中断后对网络保障效能的影响程度,是评价网络中节点或链路失效后网络损失业务的带宽之和与全网传输的业务带宽之和的比值,它通过评价网络中传输业务量的损失来对网络的保障效能进行测度,用公示表示为:
式中:x表示光传送网中的故障集,元素为网络中的链路或节点;
F(x)表示故障集x划分所得的中断状态集,元素为网络处于中断状态下的业务;
U表示网络中所有业务的集合,即正常工作状态集、影响状态集和中断状态集的并集,元素为网络中的业务;
Y和z表示某条特定的业务;
b表示业务的带宽。
所述保障影响指数是评价受影响业务对网络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的影响程度,主要通过评估故障对网络的潜在影响程度对网络的保障效能进行测度,首先定义网络中两点间信息的等效保障能力,用公式表示:
式中:表示网路中两点间信息的等效保障能力;
表示网络中两点间传送信息的带宽;
表示网络中两点间的最小条数;
表示网络中的节点数。
其次定义全网中任意两点所能提供的平均最大信息等效保障能力,全网中任意两点所能提供的平均最大信息等效保障能力是从全网的角度来测量网络所能提供的最大保障能力,用公式表示:
式中:表示全网中任意两点所能提供的平均最大信息等效保障能力;
表示网络中的链路数;
表示链路Li的带宽;
表示网络中的节点数。
网络中任意两点所能提供的平均最大信息等效保障能力是网络提供保障能力的上限。
然后定义网络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网络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是从业务的角度测定网络已经提供的保障能力,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表示网络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
表示已配置的第i条业务占用的带宽;
表示已配置的第i条业务所经过的条数;
表示网络中配置的业务总数;
表示网路中的节点数。
网络在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表示网络已经提供的保障能力,它与网络业务特性密切相关,反映业务及其配置对保障能力的影响。
最后定义保障影响指数,保障影响指数就是评价业务重路由后对网络保障能力的影响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表示网络配置业务后已经提供的平均信息等效保障能力;
表示网路中的节点数;
M表示受影响业务的数目;
表示第j条受影响业务占用的带宽;
表示故障发生前业务经过的跳数;
表示故障发生后业务经过的跳数。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6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