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玻璃纤维织物回用于玻璃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6399.7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权;黄美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6/02 | 分类号: | C03C6/02;C03C1/02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多孔材料 废玻璃纤维 玻璃生产 吸附 离子 着色剂 废水 吸附金属离子 玻璃 玻璃着色剂 颗粒粉末状 多孔碳层 循环利用 织物表面 附着 回用 去除 研碎 制备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玻璃纤维织物回用于玻璃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将废玻璃纤维织物制成复合多孔材料,然后将该复合多孔材料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用于玻璃生产;或者将该复合多孔材料吸附金属离子,然后作为玻璃着色剂回用于玻璃生产,所述复合多孔材料是通过在废玻璃纤维织物表面附着多孔碳层实现的。本发明制备复合多孔材料的体系简单,易于操作,所得复合多孔材料可轻易研碎至颗粒粉末状,从而更容易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用。同时,复合多孔材料可以吸附废水中铬等有毒离子,吸附后作为着色剂使用,同时实现了废玻璃纤维织物的循环利用和废水中有毒离子的去除,具有很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废玻璃纤维织物的再利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废玻璃纤维织物回用于玻璃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织物(也称玻璃纤维布)是制作玻璃钢产品的重要材料,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抗腐蚀、耐热性、绝缘性优异。玻璃纤维织物主要用于复合材料增强,也用于管道、建筑物等的隔热保温、防火等。在玻璃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布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制品及边角料(废玻璃纤维织物,以下简称废玻纤织物),从组成上讲,这些废玻纤织物可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熔再利用,但废玻纤织物呈织物或布条状态而非颗粒状态,因其具有韧性和塑性,难以用球磨等手段粉碎,另一方面,废玻纤织物容重很小,远低于普通玻璃原料,因而无法与玻璃的其它原料混合,因此无法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熔再利用。迄今未找到废玻纤织物有效的再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废玻璃纤维织物再利用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玻璃纤维织物回用于玻璃生产的方法,该方法以废玻璃纤维织物为原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将其制成复合多孔材料,然后将该复合多孔材料回用于玻璃生产,解决了废玻璃纤维织物粉碎难、不易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熔再利用的问题,为废玻璃纤维织物的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玻璃纤维织物回用于玻璃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玻璃纤维织物制成复合多孔材料,然后将该复合多孔材料作为玻璃回头料回用于玻璃生产;或者将该复合多孔材料放入金属离子溶液中,充分吸附金属离子后干燥,再将吸附有金属离子后的复合多孔材料作为玻璃着色剂回用于玻璃生产;所述复合多孔材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得:
(1)将PVP和KOH溶解到无水乙醇中,配成PVP-KOH混合溶液;
(2)将废玻璃纤维织物浸泡在上述PVP-KOH混合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
(3)将干燥后的废玻璃纤维织物在气体保护下煅烧;
(4)将煅烧后的废玻璃纤维织物用盐酸浸泡除去KOH,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得复合多孔材料。
上述方法中,所述废玻璃纤维织物指的是在玻璃纤维织物或玻璃纤维布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制品及边角料。
上述步骤(1)中,每20ml无水乙醇中含PVP 1-6g,含KOH 0.2-1.2g。
上述步骤(2)中,将废玻璃纤维织物完全浸末在上述PVP-KOH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0-15min,以使PVP和KOH充分附着在废玻璃纤维织物表面。
上述步骤(3)中,煅烧温度为500-800℃,煅烧时间为1-1.5h。煅烧时需要在气体保护下进行,例如在氮气保护下煅烧。
上述步骤(4)中,将煅烧后的废玻璃纤维织物在稀盐酸中浸泡,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将煅烧后的废玻璃纤维织物在1.8wt%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h,以除去K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6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