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点NAT类型探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927.5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伟;刘朝晖;林倩晖;甘岱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斑点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点 nat 类型 探测 方法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点NAT类型探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以及节点;第一服务器上有第一网卡;第一网卡上有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第二服务器上有第二网卡;第二网卡上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节点所发送的探测消息;所述探测消息中携带有探测种类,第一服务器根据探测种类通过第一端口或者第二端口向节点发送响应消息,或者第一服务器将探测消息转发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接收探测消息,并根据探测种类通过第三端口或者第四端口向节点发送响应消息;该系统成本更低,部署难度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2P(Peer-to-peer,点对点)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点NAT类型探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Peer-to-peer,点对点)传输技术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P2P技术可以创建节点(节点,又称种子)与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可以直接在节点之间交互,而不需要通过服务器中转。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网络带宽,降低互联网企业的带宽成本和运营成本。
在P2P系统中,每个节点都要向云端上报自己的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类型,因此需要节点通过NAT探测步骤获知自身的NAT类型,然后上报给云端。节点有多种不同类型,而为了实现节点类型的探测,则要求一台服务器具有两个网卡,两个网卡都具有公网IP地址,且每个网卡上均有两个端口,两个端口具备不同的端口号,因此,最终的四个端口具有不同的地址;该地址包括IP地址以及端口号。节点在探测过程中,会要求服务器用不同的地址进行响应,节点根据是否能接收到响应,以及对比各个响应详细中所包含的节点外网IP地址、节点外网端口号是否相同,来确定自身的NAT类型。
然而这种服务器由于需要两个网卡,且会在节点探测过程不断的对节点进行响应,并频繁的实现响应端口、网卡的切换,需要的数据处理量比较大,导致其需要较高的配置才能够满足需要,成本高,且部署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NAT类型探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部署难度完成对节点的NAT类型的探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NAT类型探测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以及节点;
所述第一服务器上设置有第一网卡;所述第一网卡上设置有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
所述第二服务器上设置有第二网卡;所述第二网卡上设置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端口号相同,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的端口号相同;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节点所发送的探测消息;所述探测消息中携带有探测种类,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所述探测种类通过第一端口或者第二端口向节点发送响应消息,或者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探测消息转发给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转发的探测消息,并根据所述探测种类,通过第三端口或者第四端口向节点发送响应消息;
所述节点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探测消息;所述探测消息中携带有探测种类,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相应的响应消息;根据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断自身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探测种类包括:原址返回;
所述第一服务器具体用于:从第一端口接收所述探测消息,并根据所述探测种类生成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第一端口返回至节点;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一网卡的IP地址以及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探测种类包括:切换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斑点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斑点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行床
- 下一篇:一种基于门户网站的数据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