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制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4699.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天;赵勤;李力鹏;王军平;杨建兴;高云霞;王正;王龙;张昊然;陈怀鑫;苏鹏程;陈敏;肖立君;刘广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50 天津市武清区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负极 正极 轨道交通 供电制式 降压 直流杂散电流 最大程度地 工程实施 架空地线 接地母排 杂散电流 回流轨 接触网 走行轨 减小 乘客 外部 运营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制式,包括架空地线、牵引网正极、牵引网负极、走行轨、接地母排、牵引所和降压所;所述牵引网正极设有接触网;所述牵引网负极设有专用回流轨;所述牵引所接入牵引网正极和牵引网负极;所述降压变电所接入牵引网负极。本发明可达到大幅降低直流杂散电流,避免因杂散电流引起的轨道交通内部及外部的问题,可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客及运营人员的安全并减小工程实施难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制式。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国内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越来越多,许多新兴城市正在规划和筹建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正极接触网或者接触轨供电、负极通过钢轨回流的方式,如图7所示,在该回流方式下,存在以下问题:
受施工、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已开通线路的走行轨对地过渡电阻值远远低于设计要求的15Ω·km(经统计,普遍数值在0.8-3Ω·km)。所以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流并非全部从走行轨流回牵引变电所,而是有一部分由走行轨泄漏至道床,并由道床流向结构钢筋及沿线水管、油气管道等金属管线,这些泄漏电流长期存在,具有隐蔽性及不确定性,会造成结构钢筋及沿线管线的腐蚀,具有较大安全隐患。
目前,重庆采用了4轨供电制式,其牵引供电正极、负极均采用对地相同的绝缘水平,该方式能够解决杂散电流的问题,但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当方式正极对地故障时,由于64D中电阻的存在,短路电流较小,馈线保护难以准确判断故障,而64D电压的测量同样难以区分故障区间,从而使整个继电保护的选择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制式,可达到大幅降低直流杂散电流,避免因杂散电流引起的轨道交通内部及外部的问题,可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客及运营人员的安全并减小工程实施难度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制式,包括牵引所、降压所、架空地线、牵引网正极、牵引网负极、走行轨和接地母排,
所述牵引网正极设有接触网;所述接触网包括下行接触网和上行接触网;所述牵引网负极设有专用回流轨;所述牵引所和所述降压所均接入牵引网正极和牵引网负极。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网正极采用架空接触网方式向车辆供电;所述牵引网正极在牵引所处设有电分段,将牵引网正极划分为不同的牵引供电分区。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网负极通过回流轨向车辆供电,所述牵引网负极通过专用轨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走行轨全线贯通,通过电缆和架空地线进行并联;所述走行轨在车站处接入接地母排。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所和所述降压所均设有回流轨接地柜;所述牵引所设有负地单向导通柜;所述回流轨接地柜和负地单向导通柜均接于牵引网负极与接地母排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负地单向导通柜内部设有电流测量报警电路和二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负地单向导通柜内部有不设电阻和设小于200毫欧的电阻两种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负地单向导通柜内部有不设隔离开关和设隔离开关两种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负地单向导通柜和负极轨接地柜可由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替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正极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架空接触网方式,负极采用与三轨供电类似的安装方式,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目前轨道交通地下隧道的空间,使土建、限界、车辆相较于传统轨道交通模式的改动量最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 下一篇:用于城轨车辆的并网供电控制系统及城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