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企业盈利集群打包境外上市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1714.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艾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朝君 |
主分类号: | G06Q40/06 | 分类号: | G06Q4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网站 打包 裂变 抓取 表现形式 独立网站 个人投资 搜索引擎 相关信息 全球 多层 搜索 理财 收益 运营 收购 利润 渠道 资金 | ||
本发明提供种一种以企业盈利集群打包境外上市的技术,实现将若干家这样的盈利企业以3倍于其利润的资金或者无息贷款的形式收购其盈利部分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阿凡达打包上市,上市后保守估计就是30倍的收益。由裂变技术生独立网站,再通过裂变技术将盈利企业股权融资的相关信息推送到全球系统的每个网站上,给所有搜索引擎抓取后大量信息被展现在搜索网站上的表现形式,让全球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任何一家自己感兴趣的企业资本运营当中去,成为大众股东,每天分红(30%),推动全球70亿人人参股的多层资本市场的繁荣。即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优胜略汰,也丰富个人投资理财的渠道。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系统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以企业盈利集群打包境外上市的技术的方法。
2.背景技术
由于小微企业资质偏低、缺乏抵押质押担保等因素,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瓶颈和难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融资渠道非常有限。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机构融资条件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较长,金融供给服务跟不上,工业企业获得授信资格比重低;上市、股权融资等目前只能服务于小众企业,新三板、股交中心交投不活跃,尚未实现盘活资产、发现价值功能,新三板企业的综合税负高达138%;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私募债、集合债融资成本高、违约风险大,中小企业担保业务规模萎缩;小额贷款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有限。
二、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融资除面临高企的贷款利率外,有效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评估费续贷费用等各类成本也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向银行贷款仅能拿到评估值30-80%的贷款,且部分以承兑汇票形式开出,企业应急周转的“过桥”资金需付出高额成本。小微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P2P平台等获得融资,其平均借款利率近20%左右,远高于资金真实的价格成本。
三、是不良贷款上升和信息不对称制约小微金融业务。
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高风险特征显现,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上升。目前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左右,不良贷款主要增长点来自小微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因信息不共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传统信贷模式下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制约了小微信贷业务发展。
四、是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够。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限制条件较多,个性化、差异化信贷产品较少,在支持方向上流动性贷款多、建设性贷款少;在风控方式上抵押贷款多、信用贷款少;在贷款期限上一年期贷款多、超短期和长周期贷款少,难以满足“短、小、频、急”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拉长了企业的回款周期,加剧了资金短缺问题,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待加强。
五是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困境。目前全国小贷公司超过8000家,贷款余额近9000亿元。小贷公司面临资金来源缺乏、信息获取成本高、风险控制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互联网金融是遵循互联网经济规律而生的健康式创新,面临着金融机构牌照、信息归集和披露、P2P平台资金错配、征信体系如何对接等问题。
3.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以企业盈利集群打包境外上市的技术,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朝君,未经艾朝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