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小型中频炉进行镁碳砖抗侵蚀试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1454.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东;侯会峰;刘大圈;王俊超;周慧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237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小型 中频 进行 镁碳砖抗 侵蚀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包工作层用耐火材料的试验,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小型中频炉进行镁碳砖抗侵蚀试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生产需要,钢包工作层用的各种耐火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渣侵、抗冲刷和抗剥落性能。由于石墨与炉渣不润湿以及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镁碳砖具有优良的抗渣侵蚀及热震稳定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炼钢生产中。由于目前关于镁碳砖抗渣侵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不能对各种配方的镁碳砖的抗侵蚀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限制了对镁碳砖更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科学又方便操作的利用小型中频炉进行镁碳砖抗侵蚀试验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小型中频炉进行镁碳砖抗侵蚀试验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试样切割成长条形,记录原始尺寸后间隔绑扎在模具芯的外周面上,然后将模具进行组装;用刚玉料进行浇铸后,养护24小时,送入干燥洞烘干48~72小时,制成坩埚;
第二步,将坩埚在中频炉的感应线圈中间固定好,并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钢块对中频炉进行低温烘烤;
第三步,至钢块完全熔化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熔渣,控制炉内温度在1680±30℃,待熔渣完全熔化后开始计时,保温120分钟后倒出钢水及熔渣;
第四步,待坩埚完全冷却后取出,沿侵蚀线横向切开,测量侵蚀线位置的被侵蚀厚度,并与原始尺寸进行对比;再将上部坩埚敲开,取出试样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材料变化分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试验方法简单、直观,试验模拟实际生产现场的使用情况来比较不同工艺配方的镁碳砖或钢包用工作层耐材产品的抗渣侵蚀能力的优劣,进而对生产及研发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宏观上可针对不同工艺的镁碳砖配方的抗渣侵性能提供直观有效的依据。
2、通过显微镜可观测到渣线表面的蚀损情况,分析熔渣和试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材料的高温变化提供一种可靠的分析方式。
3、通过观测气孔变化情况,分析材料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对显气孔率的影响,从而判断不同配方的镁碳砖高温作用下材料的致密变化,为镁碳砖组成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4、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自动涡流冲刷效果、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小,温控精度高、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用坩埚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试验完成后取出的坩埚照片。
图4是图3中标记的镁碳砖侵蚀样品的形貌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加详细的说明。
试验目的:对比普通镁碳砖(记为1号)和改性结合剂加工的镁碳砖(记为2号)的抗侵蚀情况。
第一步,准备阶段
选取普通镁碳砖和改性结合剂加工的镁碳砖各三块,分别切成20mm×20mm×200mm大小的样条1,并对每个样条1进行原始尺寸测量,记录数据,并在样条上做好标记。将样条均匀绑在模具芯2上,模具芯2为空心带底的锥筒形,底部内径80mm,顶部内径80mm,高201mm,外模3用两个半圆组装成内径160mm、高270mm的圆筒形;将模具组装好后,用刚玉浇注料4(或浇铸座砖料)在振动台上浇铸成型,浇铸时同样记录对应样条所处的坩埚位置,信息记录准确后,养护24小时,送入干燥洞烘干48~72小时,制成坩埚,如图1、2所示;
第二步,烘炉升温阶段
将坩埚在中频炉感应线圈中间固定好,并在坩埚中加入4~12kg钢锭,再将设备的循环水打开,等完全循环正常后,开始升温。升温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置温度300℃,保温烘炉2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温度800℃,保温10分钟左右,等坩埚温度接近钢锭温度时,继续升温,第三阶段设置温度为1100℃,保持温度10分钟左右,目的是为了保证镁碳砖试条不至于因温度突升造成断裂。三个阶段的中频电流约为18A,26A,37A;
第三步,熔炼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振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