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微波探测的安全挡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9924.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峙炜;陈强;武超;史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探测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带微波探测的安全挡杆,属于车道挡杆安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道挡杆广泛应用于高速出入口、单位或小区车辆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等需要控制车辆出入的场所门口。市场上常用的车道挡车杆控制分为电感线圈感应车辆车道挡杆自动起/落控制、车道挡杆人工起/落控制、蓝牙感应车辆车道挡杆自动起/落控制、电子警察车牌照识别车辆车道挡杆自动起/落控制等形式,这几种形式都广泛应用于各个车辆出入口的挡车杆控制。近年来,不断发生挡车杆下落过程中砸车、伤人事件。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申请人对市场现有的挡车杆控制进行了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微波探测的安全挡杆,杜绝了挡车杆下落过程中砸车伤人事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微波探测的安全挡杆,包括闸机和挡杆,所述挡杆活动设置在闸机上,所述闸机和挡杆设置有安全杆控制电路,所述安全杆控制电路的结构为包括:安全杆控制电机M1、断路器QL1、继电器KM1、继电器KM2、控制继电器KA3、直流电源DC1、小型继电器和微波传感器,其中:
继电器KM1的线圈为KM1.1,其主触点为KM1.2,其常闭触点为KM1.3;
继电器KM2的线圈为KM2.1,其主触点为KM2.2,其常闭触点为KM2.3;
控制继电器KA3的线圈为KA3.1,其常开触点为KA3.2,其常闭触点为KA3.3;
所述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主电路结构为:上述断路器QL1的进线端与380V交流电源相连,断路器QL1的出线端串接继电器KM1的主触点KM1.2后与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继电器KM2的主触点KM2.2并接在继电器KM1的主触点KM1.2的两端;
上述继电器KM1的主触点KM1.2接通,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正转,挡杆上升;
上述继电器KM2的主触点KM2.2接通,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反转,挡杆下降;
所述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控制电路结构为:安全杆提升开关K1的一端并接安全杆下降开关K2的一端后与控制电源火线端相连,所述安全杆提升开关K1的另一端依次串接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KM2.3和继电器KM1的线圈KM1.1后与控制电源零线端相连,所述安全杆下降开关K2的另一端依次串接控制继电器KA3的常闭触点KA3.3、继电器KM1的常闭触点KM1.3和继电器KM2的线圈KM2.1后与控制电源零线端相连,所述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KA3.2的并接在安全杆提升开关K1的两端;
所述直流电源DC1的交流输入端串接总电源开关SA1后与220V控制电源相连,直流电源DC1的直流输出端与微波传感器SE1的电源端相连,所述微波传感器SE1的信号输出端串接小型继电器KA1的线圈KA1.1后与直流电源DC1的直流输出端负极相连;
小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KA1.2的一端与直流电源DC1的直流输出端正极相连,小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KA1.2的另一端串接控制继电器KA3的线圈KA3.1后与直流电源DC1的直流输出端负极相连。
所述微波传感器有多个,所述微波传感器对应等距设置在挡杆的下侧。
所述直流电源DC1的直流输出端并接有电源指示灯L1。
所述直流电源DC1为24V直流电源。
所述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外壳接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当车道挡杆下落过程中,安装在车道挡杆座上的指示灯亮,同时安装在车道挡杆上的微波传感器开始检测挡杆下方的区域是否有障碍物(车辆或人员),如果没有检测到障碍物,挡杆将下落到位,如果检测到障碍物,挡杆将停止下落,并回升到位。杜绝了挡车杆下落过程中砸车伤人事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安全杆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主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全杆控制电机M1的控制电路图。
图中:1为闸机、2为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下一篇:一种功冷联供循环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