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机定转子嵌线的槽绝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8606.4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04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绝缘 电机定转子 电机铁心 嵌线 两端槽口 生产效率 击穿 耐压 闪络 槽方向移动 生产成本低 电机线圈 不对称 槽口处 槽形状 铁心槽 槽口 返工 时槽 弯钩 折弯 绝缘 匹配 合格率 对称 伸出 移动 生产 | ||
本发明的名称是一种用于电机定转子嵌线的槽绝缘,涉及一种电机线圈与电机定转子铁心槽之间的槽绝缘。它主要是解决目前在进行电机定转子嵌线时,槽绝缘容易顺着电机铁心槽方向移动,造成电机铁心两端槽绝缘不对称,槽绝缘短的一端易发生线圈对地耐压闪络或击穿,导致返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槽绝缘是一个与电机铁心槽形状相匹配的“U”形筒,在过“U”形筒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折弯的钩。本发明槽绝缘两端的弯钩刚好卡在电机铁心两端槽口,在嵌线时槽绝缘不会顺槽口移动,槽绝缘伸出电机铁心两端槽口对称,不会发生槽口处线圈对地耐压击穿或闪络,提高了电机定转子嵌线合格率,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定转子嵌线用槽绝缘,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定、转子嵌线中作为主对地绝缘的特殊形状槽绝缘。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新能源电机定、转子嵌线用的槽绝缘,由于槽绝缘的两端没有设置固定装置,当电机定子或转子线圈嵌入槽内时,槽绝缘顺电机铁心槽方向移动,使槽绝缘伸出电机铁心槽口的两端不对称,槽绝缘短的一端易发生线圈对地耐压闪络或耐压击穿接地现象,造成电机定、转子嵌线不合格,导致大量返工,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在嵌线时槽绝缘两端可以固定,槽绝缘伸出电机铁心两端槽口对称,不会发生电机铁心槽口处线圈对地耐压击穿或闪络,保证电机定、转子嵌线合格率的用于电机定转子嵌线的槽绝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槽绝缘是一个与电机铁心槽形状相匹配的“U”形筒,在该“U”形筒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折弯的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绝缘采用绝缘薄膜制作,槽绝缘两端的弯钩采用模具翻边折叠而成。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绝缘两端弯钩之间的长度L与电机铁心的长度相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绝缘两端弯钩的长度L1与电机线圈直线边出槽口长度相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绝缘插入电机铁心槽,其两端的弯钩分别卡在电机铁心槽的两端面上。
本发明的槽绝缘插入电机铁心槽中后,槽绝缘两端的弯钩刚好卡在电机铁心两端槽口,在嵌线时槽绝缘不会顺槽口移动,槽绝缘伸出电机铁心两端槽口对称,电机线圈两端的爬电距离满足要求,确保电机定、转子嵌线后对地耐压检测时电机线圈直线边出槽口部分耐压检测通过,无闪络或对地耐压击穿现象;采用本发明的槽绝缘后可以提高电机定、转子嵌线的合格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有利于新能源电机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槽绝缘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槽绝缘2是一个与电机铁心3槽形状相匹配的“U”形筒,在“U”形筒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折弯的钩,槽绝缘2采用绝缘薄膜制作,槽绝缘2两端的弯钩采用模具翻边折叠而成;槽绝缘2两端弯钩之间的长度L与电机铁心3长度相等,槽绝缘2插入电机铁心3槽中后,槽绝缘2通过两端的弯钩分别卡在电机铁心3的两端面上;槽绝缘2两端弯钩的长度L1分别与电机线圈1直线边出电机铁心3槽口长度相等,槽绝缘2插入电机铁心3槽中后,两端弯钩卡在电机铁心3两端槽口处,使槽绝缘2不能顺电机铁心3槽方向移动,保证电机铁心3两端槽绝缘2对称。
如图1所示,使用时,“U”形的槽绝缘2分别插入电机铁心3槽中,槽绝缘2的“U”形口朝向电机铁心3槽口,槽绝缘2两端的弯钩伸出电机铁心3槽口,槽绝缘2通过两端的弯钩分别卡在电机铁心3的两端面上;电机线圈1嵌在电机铁心3槽中的槽绝缘2内,槽绝缘2将电机线圈1与电机铁心3槽隔离开,确保电机线圈1对地耐压检测时无闪络或击穿现象,满足电机线圈1两端的爬电距离要求,确保电机定、转子嵌线后对地耐压检测时电机线圈1直线边出槽口部分耐压检测通过,无闪络或对地耐压击穿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