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7936.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应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46 | 分类号: | B28B7/46;B28B7/00;B28B7/3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23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模 顶端距离 标准模 钎孔 斜度 定位盖模 定位箱 制作箱 最外层 合模 箱模 相距 | ||
1.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标准模制作箱模;
步骤2:在箱模上画出箱模钎孔位置,确保相邻的箱模钎孔之间距离60-80mm及最外层的箱模钎孔距离标准模外缘20-35mm;
步骤3:按箱模钎孔位置开箱模钎孔;
步骤4:合模箱模和盖模并夹紧;
步骤5:将钢棒插入箱模钎孔,调整钢棒斜度,并使钢棒顶抵盖模,以定位盖模钎孔位置和盖模钎孔斜度;
步骤6:按盖模钎孔位置和盖模钎孔斜度开盖模钎孔;
步骤7:在盖模外表面盖模钎孔位置上制作具有定位孔的钎孔定位块;
步骤8:将钎棒从定位孔插入并穿过箱模钎孔,在离箱模内表面13-17mm处做第一记号;
步骤9:拔出钎棒,并在第一记号处截断,将截断后的钎棒重新插入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1.1:将标准模置于水平工作台面上;
步骤1.2:在标准模上涂刷黄油或脱模蜡;
步骤1.3:在标准模上涂刷调和树脂3-6mm厚;再贴敷至少2层纤维布,每层纤维布均用第一树脂涂刷;
步骤1.4:分离标准模得到箱模;
步骤1.5:在箱模侧面破开观察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3中所述的第一树脂为双酚环氧树脂6620;所述的调和树脂按质量份包括以下组份:第一树脂4份,固化剂0.7-1.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7.1:在钢棒上涂抹黄油;
步骤7.2:将钢棒穿过箱模钎孔和盖模钎孔,在盖模外表面用调和树脂将钢棒与盖模固定住,调和树脂凝固后形成树脂块;
步骤7.3:拔出钢棒,在盖模外表面形成具有定位孔的钎孔定位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2中所述的调和树脂按质量份包括以下组份:第一树脂4份,固化剂0.7-1.3份;所述的第一树脂为双酚环氧树脂66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3中,通过手钻拔出钢棒。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3中,箱模钎孔孔径为第一直径;
步骤5和步骤7.1中,钢棒直径为第一直径;
步骤6中,盖模钎孔直径为第一直径;
步骤7.3中,定位孔直径为第一直径;
步骤8中,钎棒通过在具有第二直径的钢钎一端套上内径为第二直径、外径为第一直径的空心软管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直径为5-7mm;所述的第二直径为2-4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盖模上定位钎棒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步骤8还包括:钎棒从定位孔插入到位时,套有空心软管的一端留在盖模背面并露出钎孔定位块,并在钎棒与钎孔定位块相接处做第二记号;
所述的步骤9还包括:重新插入定位孔时,套有空心软管的一端留在盖模背面并露出钎孔定位块,钎棒插入深度至第二记号与钎孔定位块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9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