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合夹及其释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6200.2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刚;张融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B17/1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合 及其 释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缝合夹及释放方法,用于缝合内窥镜下的手术创口的止血或防止迟发出血。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止血已经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内镜止血法有激光凝固法、电凝法、局部注射药物止血法、药物喷洒法及止血夹夹闭法等。其中,止血夹夹闭法因其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已成为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最有效、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然而,当消化道出血或术后创口面积较大时,往往要用到多个止血夹联合尼龙绳进行缝合,这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增加了手术成本,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专利号为CN201410203897.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夹子”,涉及一种设置在介入手术器材末端的医用缝合夹子,该夹子采用拉线释放,无法适用于较大创口的缝合,并且夹持不够牢固,定位不够准确。
专利号201620374059.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止血夹”,涉及一种通过设置两个对称枢接的咬合夹,咬合面为耙状,通过橡皮筋套在挂钩上来固定,结构复杂,夹持、释放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内镜使用的缝合夹及其释放方法,能够一次性快速缝合较大创口,结构可靠,释放方便,夹持牢固准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缝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呈中心对称的咬合针爪,所述咬合针爪包括针尖(11)、针体(13)和尾部(14),相邻的两个咬合针爪的尾部(14)通过一段弧形簧(15)连接,各段弧形簧(15)首尾连接形成环形,自由状态时,各个咬合针爪的针尖(11)均指向该环形的中心点,但各个咬合针爪的针尖(11)不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针体(13)的两侧凸出设置有平挡(12)。咬合针的平挡部分作用在于限定针尖插入组织的深度,防止造成过深的组织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簧(15)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簧(15)向环形中心侧凹陷。这样弧形簧具有更好的弹性恢复能力。
作为优选,该缝合夹包括六个呈中心对称的咬合针爪和六段弧形簧(15)。
作为优选,所述咬合针爪和弧形簧(15)由片状记忆金属材料一体制造成型。采用记忆金属材质,这样缝合夹可以具有更好的恢复形状能力,保证夹持牢固。
一种缝合夹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缝合夹(8),以及该缝合夹(8)的释放装置;该释放装置包括内套筒(6)、外套筒(7)、外鞘管(4)、拉绳(5)、手柄(3)及其滑动部(2),内套筒(6)固定在外鞘管(4)的远端,外鞘管(4)的近端连接手柄(3),外套筒(7)套设在内套筒(6)上并能够前后滑动,外套筒(7)与拉绳(5)的远端连接,拉绳(5)的近端与滑动部(2)连接,内套筒(6)和外套筒(7)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缝合夹(8)的间隙;在缝合夹(8)释放前,咬合针爪的针尖(11)向前呈分开状态,咬合针爪的尾部(14)和弧形簧(15)在后,翘曲呈筒形的缝合夹(8)套设在内套筒(6)上,外套筒(7)覆盖至咬合针爪的针尖(11);在缝合夹(8)释放时,外套筒(7)在拉绳(5)的带动下向后移动至露出缝合夹(8),缝合夹(8)在弧形簧(15)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成环形片状结构,各个咬合针爪的针尖(11)均指向环形的中心点呈收拢状态,形成夹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筒(6)和外套筒(7)之间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外套筒(7)上设有能够推动翘曲呈筒形的缝合夹(8)向前移动的推动部。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筒(6)套设在内窥镜头端(9)上。释放装置可通过过盈配合套在内窥镜头端,或者增加一个橡皮圈增加在内窥镜头端外周的抱紧力。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针尖深入组织,主动抓取创面周围组织,闭合较大面积的创口,夹闭后无尾端翘起,不影响其他手术操作;能够一次性快速缝合较大创口,结构可靠,释放方便,夹持牢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缝合夹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缝合夹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缝合夹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缝合夹的结构示意图(释放前,翘曲呈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
- 下一篇:行车记录仪(鱼眼幻影‑F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