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4809.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兰俊廷;张少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曾柳燕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装置 用户指纹 输入操作 目标内容 锁屏状态 预设 侦测 显示屏 指纹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存储介质 指纹感应器 开启装置 内容标记 图形标识 页面显示 内容组 关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通过指纹感应器侦测基于用户指纹的输入操作;判断用户指纹是否为预设指纹;当用户指纹为预设指纹时,将与用户指纹关联的内容组中的多个内容的图形标识显示在显示屏上,并在多个内容间执行切换操作,以预定顺序将多个内容中的一个内容标记为暂选内容;当侦测到输入操作结束时,选择输入操作结束时的暂选内容作为目标内容;及将目标内容所对应的页面显示在显示屏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在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高效开启装置内的程序或程序内特定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指纹解锁因其方便、快速和不需用户记忆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电子装置的一种常用解锁方式。
目前,当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开启一个目标程序需要以下流程:(1)由用户进行指纹输入;(2)分析所输入的指纹是否预设;(3)当输入的指纹为预设指纹时,解锁所述电子装置并在屏幕上显示操作系统桌面的主页面;以及(4)从所述主页面或其它页面中查找目标程序图标,通过点击该图标以开启该目标程序
以上可知,开启程序的操作效率低下。尤其当涉及到一些被加密程序时,例如,当上述目标程序被设置有程序锁,则还需针对该程序锁再次进行解锁,才能进入该目标程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在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下,开启程序或开启程序操作选项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指纹感应器、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段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通过所述指纹感应器侦测基于用户指纹的输入操作;判断所述用户指纹是否为预设指纹;当所述用户指纹为预设指纹时,将与所述用户指纹关联的至少包括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内容组中的第一内容的图形标识与第二内容的图形标识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间执行切换操作,以预定顺序将所述第一内容或所述第二内容标记为暂选内容;当侦测到所述输入操作结束时,选择所述输入操作结束时的暂选内容作为目标内容;及将所述目标内容所对应的页面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通过所述指纹感应器侦测基于用户指纹的输入操作;判断所述用户指纹是否为预设指纹;当所述用户指纹为预设指纹时,将与所述用户指纹关联的至少包括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内容组中的第一内容的图形标识与第二内容的图形标识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并在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间执行切换操作,以预定顺序将所述第一内容或所述第二内容标记为暂选内容;当侦测到所述输入操作结束时,选择所述输入操作结束时的暂选内容作为目标内容;及将所述目标内容所对应的页面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将一些常用程序或程序操作选项分成若干个组,并将每个组与人体的生物特征(如,指纹特征)关联。这样,当电子装置处于锁屏状态时,可以在扫描到人体特定部位并得到一个特定生物特征之后,在显示屏上显示与该特定生物特征关联的一组程序或程序操作选项,并根据后续的触发操作直接开启用户选择的目标程序或某程序中的目标操作选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操作效率高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程序模块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具有图形标识的多个内容与预设指纹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传媒摄影剪辑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截图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