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4670.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宇;肖楠;马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5/02;G10L15/22;H04L12/28;H04L29/08;H02J7/35;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家居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在现在的智能家居中,有部分是用来对太阳能发电进行控制,其中大多数都是用来控制离散太阳能发电系统,从而来实现智能家居中太阳能的可靠运行。
在现有的智能家居的太阳能管理系统中,由于用户的空间有限,所以太阳能电池板较小,输出电压较低,从而难以对电池进行充电,影响了太阳能发电运行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语音提示或者语音报警,而往往会因为管理系统内部的语音控制电路缺少很好的功率放大功能,导致了输出音量不够,无法被用户及时听到,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系统的损坏,降低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中控机构、蓄电池和若干用电设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各用电设备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用来进行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随后再通过中控机构对电能进行转换,一部分用来在蓄电池中进行存储,一部分用来给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安全监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用电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对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是PLC,也能够是单片机,实现了对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从而满足现在人们对于管理系统智能化的要求;安全监测模块,用来对系统进行安全监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和互感器,能够对系统中各处可能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无线通讯模块,用来实现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了对管理系统的工作信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充放电控制模块,用来进行充放电控制的模块,在这里,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采集的太阳能进行转换,实现充电,同时能够控制工频逆变器来进行放电,实现了对后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用电控制模块,用来进行供电的模块,在这里,能够实现对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显示控制模块,用来实现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显示界面进行控制,能够对管理系统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管理系统进行实施现场操控,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实现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的亮暗控制,能够对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其实用性;语音控制模块,用来进行语音提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相关的报警提示播放,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提供稳定电源电压的模块,在这里,用来给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安全监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面板的内部还设有工频逆变器,所述工频逆变器分别与充放电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工频逆变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未经牡丹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